兩個女生旅遊去之二─看的文化
by A-koan陳淑娟,Bii蔡碧純
前言:兩個女生決定在自己的生命中做一番冒險,決定挑戰自己,相約一同到西藏旅行,除去了旅行團的保護,深刻的接觸異國文化與社會。勇氣,不僅是瀟灑的遞出辭呈,揮別安逸的生活,更是踏出生命的一步。
我倆手牽手一同旅行去,最常被詢問的議題是:友情還在嗎?答案是肯定的,而且是更深刻的戰友情誼、更深刻的患難情誼,因我倆曾在生命中如此的貼近,更加瞭解對方,更珍惜一同探索的一切事物。旅行後寫下兩人的對話是一種挑戰、困難,不單是面對自我對話,將我倆私密的事件攤在陽光下,而我倆在經歷一切之後,分享之。
(圖一)
在台灣,直盯著人「看」是一件很不禮貌、很敵意的事情,「看」也容易造成不爽,而聽過社會新聞有看人、瞄人導致毆打追殺的事件。在西藏,「看」是一件普通的事情,只要是特別、不同的人、事,就會被看、被所有的人看。
被看
A-koan:為了搭車到青海以進入西藏,選擇搭火車的方式,從深圳-鄭州-西寧-格爾木,車廂中總有不同的乘客來往,而火車上不知何原因,幾乎是男人的世界,兩個女生在硬臥(註1)的車廂中,似乎格外引人注視,或許在台灣兩個女生共同搭車並不稀奇,但是在那兒,似乎被有趣的打量著。
第一次的經驗讓我與Bii警戒得不敢大意,而長遠的路程總是需要睡覺,而躺在臥舖上,帶著擔憂入睡,我乾脆將面罩帶了起來,阻絕一切被看的可能性,如此更被稀奇著盯著瞧!
除了在拉薩市充滿了各國的旅客外,到了任何一個城鎮,我和Bii總是被注視著,或許所選擇的城鎮正逢修築工程,少有觀光客,而變成注視的焦點。一路上被盯著看,不舒服的是種被注視的壓力,而在公車、火車上密閉的空間裡,長時間的被看著,一種渾身不自在從腳底冒出,加上看人者若一邊吐痰、一邊抽煙……,那種不安全感衝刺著全身。(註)
Bii:被看::基本上從旅程的頭到尾除了深圳西寧外,尤其在西藏根本是幾乎被盯著瞧,如A-koan 所敘不多說。
但是請你想像一下,當在一片荒漠中,巴士拋錨修車,在經歷四五個小時的車程大家都想上廁所,藏人有藏袍隨地一蹲─解決。我們穿褲子加上方圓百里內難覓遮蔽處已夠克難,更巧的是不遠前方有一群藏人在施工,他們從我們一下車就一直盯著9應是好奇的看著)我們的一舉一動;天啊!不得已,我們就在彼此不算遠的目光接觸中,完成被迫公開的生理解放……哈哈!
其實當時我在心中吶喊:我也是人啊!(意思是我們都是人,一樣啦!別再行高度注視禮啦!我也只是在解放而已啦!我也是會很害羞的啦!)
我對於「看」的感受
A-koan:看,對我來說是一件很不友善的行為,旅行規劃中全然沒有這樣的準備。在我的生命經驗中,台灣人的「看」是帶著微笑、是可以溝通的、是不會睜大著眼長時間的盯著,而在旅行中,看人者帶著未知的目的、穿著灰黑或棕色的西裝,叼著煙,若知曉我來自台灣,又是一堆無聊的回歸問題。
我很明白我不喜歡如此被看著,身為一位台灣女生,覺得有敵意、被輕視、被打量著,很想衝向前警告他別再看了,但環境是屬於他們的,我則陷在討厭與不安之中。
Bii:自己的心理反應是:從害怕、不自在、麻痺、尷尬、習慣、理解。
一剛開始,會用自己習慣的文化去解釋,覺得對方沒禮貌,加上自己不習慣被那麼樣的重「視」;會覺得很不自在及感覺被眼光侵犯的「不自由」。但漸漸接受這裡的文化,而且也了解他們「看」並沒有企圖或是刻意要侵犯你的意思時,也就接受「被行注目禮啦」。而我覺得藏人只是純粹的對「與他們生活世界不同」的人好奇。
但其實我也好奇,好想問他們:「你們,『看』懂了嗎?」哈哈……
(圖二)
我對於「看」的回應
A-koan:回想我如何有能力回應「看」,應該是從與二位美國男子一同旅行的時候開始,他們是高個兒黃髮大鼻子,自然是人群中最為特別的人物,當我們同行時,被看的總是他們!當我們一下車,身邊圍繞著許多人看著,連吃飯時,每夾一條麵條,他們的眼神跟著滑落的麵條流動,看著奇異人士的過程可以讓他們忘了手上的煙、忘了合上嘴巴。
他們分享在中國是如何習慣於被包圍、被盯著,而他們的回應總是微笑的說:「hello!」而這樣的分享讓我開始逐漸的釋懷,原來我們兩個女生不是唯一被看的對象,也不是唯一有這樣困擾的人。
記得有一次在茶館用餐時,隔壁桌的四位男性藏人全部轉頭盯著我們看、誇張的趴在Bii的椅背上看著,看著我們用午餐、喝甜茶,看著我們寫明信片,當我們準備離去時,我為了迎接炙熱的太陽開始塗抹防曬油,這行為對他們更是奇特,他們睜大著眼睛看著!我實在難以繼續,馬上轉個方向不面對他們,而他們面對我這樣的反應馬上驚覺不好意思,眼神轉移不到一分鐘,帶著靦腆的笑容繼續看著。看到他們對於我的行為反應,我開始覺得有趣了。
Bii:從迴避、習慣、自在到say hello,剛開始會盡量不引人注意,後來發現只是走在路上或只是坐著吃飯,都還是無法避免「眼光的飄來」,所以就習慣及接受隨時來自四方「看的文化」。
印象很深的是有一次,在薩迦鎮邊的青稞田漫步,從遠方走來一位中學生(穿著制服),從遠處他就一直盯著我們,終於他走到我面前約二步的距離時,剎時,他停下腳步,不動,歪著頭傾斜約十五度。然後,只是盯著我(打量?);當時,我想,我應跟他比賽嗎?看誰看的久,會有什麼反應……。但不久,我就決定放棄、投降。於是,我說:「hello!」小男孩的反應竟是,露出好靦腆的微笑,小聲的回應哈囉,就走開了。
哈哈,hello! hello!
在理解「看」的過程
A-koan:我逐漸的發現,看的文化與感受其實略有不同,藏人的「看」,帶著一點純樸與好奇,他們喜歡看著,是生活中的樂趣;而漢人的「看」,感覺上像是一種無聊解悶,或是想販售高額的物品、不管對方的感受的看著。我想我正巧進入了這樣的社會,被直盯盯著看著,不管習慣與否,對於藏人的看,我帶著一絲的理解回應;對於漢人的看,則是不以為然。
我越來越有能力區分「看的型態」,隨著閱人的能力增加了,而拋開我在台灣的經驗,理解這樣的被看的文化,就這樣沿途被高度關注的走著。
Bii:從薩迦小男孩的反應,頓時讓我明白,原來他們看的文化是因對你只是純然的好奇!可是當你真的要與他們溝通(如說哈囉)時,他們又是如此的害羞。而他們看時因認為不用跟你溝通只是看,所以也就很大方的「看」,可是要互動溝通時他們多是害羞的。
另外,我覺得藏人是很熱情及害羞的;而這樣更是由「看的行為」表達出來。
例如當我們在浪卡子撘便車時,幾個藏人慢慢圍過來(語言不通),一開始只是靜靜的靠近,站了一會兒,後來才指著A-koan畫的往拉薩的紙牌,一番比手畫腳,嗯嗯喔喔之後,才明白,他們好心提醒我們攔便車要往前面的路口等,這裡是等不太到便車的。
最後,想說的是這樣「看的文化」也卻讓我提醒自己關於「心」的一課;那就是在別人的「眼光」中活的自在。
註:中國火車由高級到普通分為軟臥、硬臥、軟座及硬座,因為車程極遠,大部分會選擇臥舖的位置較為舒適,而價錢也有倍數的差異,因而在不同的車廂中,會有不同階層的旅客搭乘,也有極大差異的服務內容。
圖一:清岡女尼寺(女喇嘛)中住著一群清貧的女尼,因為資源幾乎往喇嘛寺流,所以寺中的資源非常貧瘠,但卻沒有受到資本主義的侵蝕,女尼們敞開胸懷的歡迎我們,邀請我們參與其中的唸導、工作,以及分享他們生活中的高級食物-可樂、泡麵。女尼生活中少有觀光客,對我們的到來充滿了喜樂,也如同少女褩喜歡照相、喜歡有人聊天。
圖二:當我們與美國友人在巴松錯(湖)旁散步時,結巴村的孩子一路上圍繞著我們,向我們說哈羅、玩著足球,除了好奇之外,希望我們提供鉛筆,而索取物品、金錢的行為是旅行的忌憚,忍著對孩子的不捨,及對孩子受到資本主義的影響,向他們告別。
瀏覽淑娟、碧純首篇兩個女生旅遊去
要看更多的西藏遊照片,請到 http://www.wretch.cc/album/siokko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