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見族群大熔爐的新台灣

by 劉念雲

台灣與其他國家的互動,除了留學觀光,以及政府迂迴角力的外交工作,更多的是市井小民在國與國之間,來往尋找活路。庶民生活其實不曾缺少過「多元」,從飲食、居住,到語言習慣、貿易往來,處處可見得台灣人基於不同需求或壓力,遷出、移入的歷史痕跡。

當我行經辦公室附近的菜市場,賣涼拌青木瓜的又多了一攤,咖啡除了連鎖牌最近也有了越南牌,你能想像最「本土」的陽春麵魯肉飯小吃店,在遞上紅白塑膠袋時,伴隨著都是略帶口音的招呼語。數十萬名來自東南亞國家與中國大陸的婚姻移民、以及在台灣從事底層勞動的藍領移民工,不再只是媒體中邊緣異族的「外籍勞工」或「外籍新娘」,而是和本地人同桌吃飯、同屬一間公司/工廠、逛同一條街同一間百貨的厝邊頭尾。各種生活場景,都有遷徙流動的角色現身,台灣、東南亞、至於全球,都持續經歷這樣的變化,不僅必須思考人口移出現象,更不能忽視移入者的權益、和本地人的適應。

和台灣人的祖先一樣,移民、移工為了追求更好的生活,來到台灣,為了生存而需學習語言(台語客語可能比標準國語還有用),並調整生活習慣,更會因為生兒育女,更深入、長期地接觸各種體制法規,為台灣創造反思的機會。而作為本地人,如果只是以同化、融合的心態,來與他們互動,就錯失了學習多元文化的機會。各種差異不僅衝擊著台灣人的視野,也活絡、熱鬧了島上風景。

(作者為婦女新知基金會開拓組主任)

觀看次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