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別怕 ──揮別悲傷繪本介紹
by 巫琇羽
|
- 內容簡介
此書以描述不同的兒童,遭遇不同的親人死亡後,出現不同的反應,並對這些反應提供一些解釋和解決的方法。作者期望能透過書中主角的遭遇與反應,幫助正或曾失去所愛的兒童,除了了解自己的感受與行為表現外,並能學習不同主角因應失落之道。
- 延伸討論
家裡或者有親近的親人死亡,對孩子來說,悲傷所帶來的奇怪和擾人的新感受是令人害怕和有壓力的。大人們也許也同樣在悲傷情境中,但是大多數的大人都能在短時間內收拾悲傷、應付生活,但孩子或許不會有這麼明顯或處理的能力,懵懵懂懂的在喪親的過程中度過。
熟悉、親近的人離開了自己的身邊,不管對大人或對孩子來說,都確實會造成生活中重大的影響。但是對於親人的死亡,我們卻常會習慣忽略自己的悲傷,也習慣去避免對死去的親人還擁有思念、接受自己因此失落。
透過書本所描述的主角,呈現出不同的反應,可以藉此讓孩 子去了解其他的孩子如果遇到失去親人的時候,會想些什麼事情?會有什麼感覺?會怎麼去面對這件事情?藉由他人的例子,孩子更能夠去對照自己現在的狀態,去 了解自己會哭、會生氣、會沒有力氣、不想說話都是很正常的事,然而孩子也就漸漸會懂得學習接受這些負向的情緒、嘗試調適自己,也就越來越能擁有抵抗悲傷的 韌性,在生命中學習最寶貴的這一課~「死亡」。
|
- 內容簡介
小狗亨利因爺爺的死而悲傷。一夕間,生活似乎不再有趣,他覺得孤單、生氣又困惑。他有好多的問題:爺爺為什麼會死?是我的錯嗎?爺爺現在在哪裡?他會回來嗎?
本書利用充滿互動性的故事,搭配極具現實感的生活照片,巧妙的處理「失落」這個議題,並提供適合不同年齡層孩子的輔導。它亦針對呵護孩子的成人提供實用的訊息,包括一般人對喪失親人的典型反應,以及如何與孩子談悲傷的訣竅等。
- 延伸討論
「死亡」對大多數人或這個社會來說,都還依然是一種禁忌或禁止討論的話題,有時候大人或許想跟孩子談論死亡,想多關心孩子在失去家人之後的心情或適應 狀況,但也許要開口討論的時候,會發現好像也不是這麼容易的事情,尤其對學齡的孩子來說,大部分的孩子也未必能完整地把自己的情緒或心情寫照說出來。
最好的方式是能引導孩子去發現、去感受自己目前的狀態, 本書以互動式的故事及對話,一步一步帶領孩子從對死亡的認知、坦露喪親的情緒感受、回憶、傾訴到找到悲傷情緒的處理。關心孩子在喪親過程中的失落,並不是 急於讓孩子說出對親人死亡的想法,重要的是要能讓孩子了解「死亡」是怎麼一回事?自己怎麼了?還有能怎麼處理?
死亡是人生中必然會遭遇的過程,不要避諱讓孩子去靠近自己的悲傷,身為週遭的人可以試著學習如何幫助孩子去理解悲傷、處理悲傷,更有方法的去陪伴孩子走過悲傷的歷程。
|
- 內容簡介
「我是奶奶帶大的,奶奶就像故事書裡的奶奶,有著大大的粉紅臉頰。她們只有一點不同,那就是故事書裡的奶奶永遠都不會死掉。」不願接受祖母已經去世的 事實,也討厭搬到城裡和爸爸及新媽媽住在一起,露西覺得她的新生活爛透了,所以她決定和唯一的朋友小鳥小櫻永遠關在房間裡,什麼也不做。因為她已經決定再 也不要快快樂樂,她要開始向生命罷工。面對傷心憤怒的露西,爸媽也手足無措,只得以更多的包容來感化露西,終於,露西發覺她並不孤單,點點滴滴的小事情讓 她知道,爸爸媽媽還是愛她的。
- 延伸討論
有些時候不僅僅只有喪親,孩子還有可能會因此而必須轉換環境,故事中的露西就是如此。突然之間,要面對至親的奶奶離世,離開原本的家,接著又必須到新的地方、適應新的家人與生活,對孩子而言,這將會是個多麼大的挑戰。
許多孩子因此伴隨著憤怒、低落的情緒,以破壞、搗亂的行 為來反應他們對生命的不理解及抗議,週遭的大人也很可能因此對這樣階段的孩子感到不諒解與無奈,與孩子的關係也就因而更加地遙遠。孩子在行為背後想表達的 是什麼?也許很多時候,大人們都把眼光放在孩子的問題行為上,而忘了關照在這個時候的孩子特別需要的是「愛」。
失去容易在孩子的生活裡帶來不安,在孩子的世界中,「被愛」是很重要的事情,學著表達對孩子的關愛,在對孩子生氣之前先多一份了解,用教導取代指責,相信孩子會慢慢地也感受到溫暖與包容,最後也像故事中的露西發現自己即使失去,也還能擁有不同的幸福。
|
- 內容簡介
本書不同於一般淺談死亡的故事書,而是「直接面對」並談論孩子對死亡的「恐懼」、「悲傷」與「好奇」,讓孩子學習在遭遇喪親、喪友甚或寵物死亡時,如 何面對恐懼與疑慮。藉由親切可愛的恐龍人物,呈現孩子可能遭遇到的境況或問題,引導孩子正視自己面對死亡時的感受與情緒,進而正視死亡的意義。書中以輕緩 的口吻與節奏,與孩子談論各種與死亡相關的概念,更可以是家庭中談論死亡議題的最佳參考。
- 延伸討論
向孩子說明或解釋死亡,或許大人們也常會有擔心或者不確定,本書以「直接」且概念教育的方式闡述對「死亡」的看法,引用各種生活情境來引導孩子或家長 去碰觸死亡議題,透過書籍或者生活經驗的幫助,其實在生活中,我們可以隨時讓孩子去發現親愛的人會死亡、生命最終會消失,這都是生命裡的過程,而且每一天 在生活裡,我們也都時時刻刻在經歷這一切。
孩子需要仰賴大人來建構對「死亡」的認知,排除掉隱諱的態度或語言,若能以開放的態度去示範,家長與孩子可以在討論過程中,就能以更正確的訊息去說明有關死亡的事。
(作者為台中市向晴家庭福利服務中心社工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