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生命唱歌 ──陪孩子一起走過悲傷

by 黃雅祺

3月3日,天氣:晴
今天我跟媽媽和爸爸一起去大賣場買我最愛吃的水餃,媽媽也買了牛奶,爸爸也挑了香蕉。今天真的很開心!

3月5日,天氣:陰天
今天在上國語課時,叔叔突然來學校帶我回家,路上叔叔一直要我要堅強、要勇敢!因為爸爸發生意外了~回到家裡看到媽媽一直在哭,我也不知道要怎麼辦……

3月7日,天氣:下雨
阿姨跟我說爸爸到天堂了,跟阿嬤在一起!所以,阿姨我要勇敢、要照顧媽媽!是不是死了,就是永遠看不到的意思?所以我以後都看不到爸爸了喔!媽媽一直都在哭,我也不敢跟媽媽說話,爸爸是不是在天上看著我呢?

3月9日,天氣:陰天
今天我回去學校了,坐在隔壁的小毛一直叫我勇敢、別傷心!老師過來跟我說:別太難過!全班也寫卡片要給我打氣,我真的不知道要怎麼勇敢、怎麼打氣!只好跟大家說:謝謝!

對很多家長而言,要與孩子談論死亡議題是很不容易的事情,美國十九世紀初著名詩人Ralph Waldo Emerson 曾說:「哀傷,使我們都變成孩童。」所以,任何人在面對失落時,都是一樣的,可能會引發我們回到幼小時期的失落經驗之中。因此,在孩子旁邊陪伴的大人,對於孩子而言更顯得重要。

當我們面對孩子喪親時,孩子的悲傷反應與成人仍是有些差異,通常我們發現孩子對哀傷的反應不明顯且時期比較短,主要是因為孩子的各部分發展都尚未完全。所以,孩子的情緒引發、行為產生都無法用語言成熟表達出來,甚至其內心產生的心理危機,孩子反應可能在數個月後甚至數年後才出現。因此,由於孩子對於死亡的解讀,無法像成人那麼可以清楚分辨意涵,要讓孩子面對死亡的哀悼歷程則是顯得有些困難的,所以,在旁陪伴的大人則需要扮演相當重要的陪伴、輔導角色,協助孩子度過親人死亡的失落情緒。

一般而言,我們可以觀察到的孩子對悲傷的常見反應如下:

1. 時間上,其反應期較成人長,但區間的反應較不強烈,他們是漸進式的進行,整個過程顯得較長。
2. 孩子需要得到成人類似父母穩定照顧,以度過失落引發的痛苦。
3. 年幼兒童因認知上的限制,較無法理解人死亡的自然現象和其隱含的意義。
4. 失落的調適上,兒童不同於成人方式,例如分散注意力、執著日常生活細節或是採取否認和幻想來調適。
5. 因兒童的自我發展尚未穩定,且正在進行中,所以兒童的自我認同常受其失落經驗的影響。
6. 悲傷與哀悼過程,常與孩子發展過程交織在一起,所以很難判斷何時已停止,正常發展得以重新開始。

從輔導經驗中,我們發現有些孩子會在哀悼過程中,會將悲傷轉向對其他人的憤怒情緒,看不到自我價值的存在。這都可能造成孩子個人或是照顧者的危機,潛伏影響後續生活的部分,所以,身為大人的我們仍可以:

* 建立一個安全信任的環境與孩子討論死亡議題是很重要的,如何與孩子討論心中的不確定感,真實地面對喪親的事實,協助孩子釋放出自己的感受並表達出來,讓孩子能有支持力量去適應親人不在後的生活適應。
* 協助孩子處理與過世親人的情感連結部分,正視孩子所釋放出來的情感,讓孩子能與過世親人能夠正式道別。
* 與孩子討論哀傷話題的人,則必須要清楚自己對死亡的態度,能開放自己、真誠的與孩子進行討論死亡議題,並能用孩子聽得懂的話語與孩子交流內在心裡想法,並能確實傳達死亡是不可逆轉的事實,以及無法避免的人生議題。

透過時間撫平孩子的傷痛,陪孩子走過這一段確實不容易,唯有靠著大家多付出一份的關懷和協助,才能讓孩子多擁有一份支持力量,適應親人死亡的失落。而更重要的是,若你與孩子一同在經歷悲傷的經驗中,記得你也需要被關懷的對象!隨時都可以把你和孩子的需要拋出來,讓更多資源協助你們一同去面對這段失落,別將自己或是孩子的需要同時掩埋起來!

註:部分內容摘自心理出版社出版之「死亡與喪慟-兒童輔導手冊」

(作者為台中市向晴家庭福利服務中心社工員)

觀看次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