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伴與給予的學習

by 安琪

每週三晚上,我在呂旭立基金會上張慧卿老師帶的呼吸、覺知與律動課程,從四月到九月。原本是為了要軟化上班族僵硬的肢體,讓身體和自己真正的”在一起”,讓身體可以隨心所欲表現愛、體會愛,也可以在必要時防衛或攻擊,也藉此有計畫的閱讀身體與情緒的相關書籍。

經過了四次課程後,我發現,為了身體而去,收穫卻超乎身體的範疇許多,從身體的感受和對習慣的覺察出發,帶動其它部份的覺知,而最近的收穫是:陪伴的學問。

課程裏,慧卿教我們輪流作陪伴(照顧)者和被照顧者,說是照顧,也只是把手放在對方希望我們放的(他感到不適的點)地方,然後一直停放在那裏。

我和我的伙伴J都是比較會照顧人的人,所以她一開始很體貼的耽心我姿勢不好會很累;由於我是先當被照顧的人,J的耽心對我是很好的提醒,讓我刻意選擇在照顧她時,也要照顧好自己。因此我找了較為平衡的姿勢,也用墊子照顧了最愛疼痛的手腕,而這手腕,此刻要以一個奇特的角度護著我的伙伴的肩至少十五分鐘,然後我令自己安靜,很穩定也放鬆,偶爾看看她是否表情安穩,但我內心沒有希望她一定要因為我的陪伴而如何好轉的期待,也沒有用學過的氣功為她做點什麼,沒有任何意念,只是安放著。

奇妙的是,在這種陪伴下我反而能感到自己有能力做好陪伴的角色,有力量,但不是用拼命要給出去力量,而是來自平和的自信。

我不禁想,我們常不自覺成為很努力的照顧者,或許是因為照顧者其實是握有power的。有時候人們因為沒有足夠自信,所以一方面以照顧來換取人緣或不被離棄,另一個層面,也可能是渴望自己能握有這種力量,可以感到自己很強壯,不再耽憂害怕。

我發現到之前在照顧生病的媽媽或在其它家人,甚至自己時,常常很難不去要求對方要因為我的照顧而”變好 ”(變健康、變開心、變積極、變…一般人感到的好),或至少能表達出他們感到有變好,感到舒服。如果她們沒有,或誠實的表示仍感到很痛苦很難受,我就會生起悶氣,要不就內疚自己做得不夠(負面的能量和思惟向外或向內發洩)。我不禁疑惑起來:為什麼對親密的人的給予,要急切地要求成果或進步,而無法只是純然的給予愛,甚至對於自己也是如此?就比如在感冒時,明明已經請假休息也有好好看醫生吃藥,但若一直還不好,我就生起悶氣責怪著自己:我已經這麼照顧你了,怎麼還不好呢!

有時候,當自己太用力而對方表示不想接受時,又不免責怪對方不領情。但在這次課程中,我領會到無求的給和無愧的接受,都很舒服。

一旦我放下對伙伴姿勢不適的耽心,放心的相信她有照顧自己的能力,一下子我便舒服的睡著;而同樣地,當我沒有期望自己的照顧一定要令她感到如何或達成什麼目標時,我和她,也都能感到安定和舒適。

試著問對方,是否會因為我的放鬆,就無法感到被照顧的溫暖和我的用心?答案是不會,而是兩者極為適切的共同存在著,互相倚靠著,沒有壓力。

這正是人生的課題之一,也許因此,生命安排我學習成為助人工作者,因為這個角色我必須要學會這「無所為的陪伴」。

我以為,助人關係是一種深刻信任的體現,做為個案時妳相信對方會陪伴,但妳不必要為了她的陪伴而必須勉強、為難自己或push自己太甚,相信諮商師只是陪,是無所要求的;而若做為助人者,我們要相信個案有能力療癒創傷,所以我們不必用大力,只是純然陪伴只是看只是聽,只是維持對人的好奇和支持,只是注入關心,耐心等待療癒和轉變的力量發生,有一天它就會發生。

這對我是很珍貴的體悟,要落實在生活中漸漸練習,給予,要無所求,要給得輕鬆。

觀看次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