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父親的一封信
靜文書寫因結婚而重新認識父親,思考與父親的關係,文字雖樸實,情感卻十分真摯。
寄宿學校
目睹鄰居老先生被兒子送至養老院的過程,米粒顆由感而發地將人生比擬為寄宿學校,樂於...
50歲以後的母職實踐
與妳/你聊聊50歲女人逐漸卸除母職後,她們如何看待自我的照顧責任?如何回應和處理...
不當媽媽成就自己
由於家暴,淑姿在孩子未成年之際離家,爾後再回家,在進出「家」之間,淑姿摸索出一條...
完美媽媽照顧責任何時了
面對母職的照顧責任,初老的媽媽,成年的女兒,內心各有一齣小劇場,讓亦菲細說給妳/...
林小混/如果我的小孩就讀偏鄉學校
自家小孩即將就讀偏鄉學校的小混,在探索過程打破刻板印象,並以「以偏概全」重新理解...
抄起鍋鏟當槍桿——來自廚房的柔性抗爭
食育,2015年米蘭世博會的核心主題,也是全球回應食安問題的反思對策;在台灣,主...
小勤/我好愛妳,學伴
一段「要抱抱」的簡潔文字,卻蘊涵了萬縷千絲的親情。猜得出來小勤的學伴是誰嗎?
母職勞動的音韻
分享女農媽媽、綠繪本媽媽及手作藝品媽媽的生命經驗與故事,共譜母職勞動的音韻。
性別教育,想像生命的種子–呂木蘭
為自己的孩子,也為了共同的下一代,呂木蘭不僅是性別平等教育的推動者,也是飲食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