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皮仔自學團注重做中學精神,嘗試多元學習的可能
在台北近郊有個赤皮仔自學團,她們強調做中學及多元學習的精神,創辦人鄭婉琪談以學習...
彭心筠/在多倫多與「遷蝶」相遇:和移民性工作者一同發聲
在加拿大,有一個專為亞洲移民性工作者爭取權益的團體--遷蝶(Butterfly)...
性別天眼開的小故事
即便開了性別天眼,怡慧在教學現場仍經常見到父權的幽靈如影隨形。傾聽她說說發生在校...
離了鄉,卻扎不了根~《我並不想流浪》南洋姊妹音樂專輯募資啟動
南洋台灣姊妹會發行《我並不想流浪》專輯,讓姊妹們唱出新移民的人生百態,已展開眾籌...
陪伴未成年性侵受害少女走在復原的路上
參與「終止少年性侵害事件的創新方案」服務團隊的律師、心輔員及社工分享,在尋求司法...
律師存在的目的,不在贏得官司,而是不讓司法程序成為受害人療癒的阻力
在社福體系,一旦發生性侵害案件,通常由社工接案後陪伴受害人走過司法流程。桃園市助...
心理療癒是一條漫長的路,心輔員陪伴、協助性侵受害人看見自己的美好,重拾力量
在桃園市助人專業促進協會跨專業整合性服務機制中,性侵受害人因為心輔員的陪伴與協助...
社工是性侵受害者支持團隊中的潤滑劑,服務與資源的閘口
桃園市助人專業促進協會突破性侵害案件僅有社工提供受害人服務的盲點,瑞庭身為服務團...
離開,一首唱不完的歌
瀞文離開的祕密被家族系統排列大師海寧格揭露了!海老指示她「眼睛看著廣大的宇宙,走...
陳靜姿/推倒父母之牆,搭建親子之橋
常聽到爸媽說「懲罰孩子是為他好」,卻不知道懲罰不僅造成親子疏離,也呈顯父母的無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