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代的台灣跨國打工族

by 許峰源採訪撰文

台灣很多經濟條件比較好的家庭,喜歡把小孩送去國外唸書。無論是從小出國的小留學生,或是出國深造的碩博士生,都是家中的驕傲。喝過洋墨水,拿了國外的學位回台,是衣錦還鄉的故事。

去澳洲打工度假呢?那就是另一回事了。

女孩出國打工面臨多少挑戰!Photo by Les Haines
女孩出國打工面臨多少挑戰!Photo by Les Haines

大概除了出國讀書跟長期工作以外,其他長期出國都不算是種合理的選擇。許多家庭成員,尤其是母親或奶奶,對女兒的期待很傳統,好好念書、用功成績好,找個穩定工作跟「嫁」個好男人。家長們想像的「好女兒」形象,常常使去打工旅遊的女兒,被父母視為不務正業、標新立異的「怪女兒」。

Shoshanna決定去澳洲打工旅遊,她說自己比較強勢,說要去就是決定去了。家人沒得說話。但在出國前,爺爺跑來問她:「你出國想要賺多少錢?」她說了一個數字後,爺爺回應她,你賺不到這麼多的,我給你這些錢,你別去澳洲。爺爺雖然沒有擋住Shoshanna離家的意願,卻也顯現了家人多麼不希望女兒去澳洲。

不同於出國讀書的正面觀感,打工旅遊的人常常被描繪成逃避、空想的一群人。因此,家長在面對小孩決定要出國打工旅遊,常有些反對的聲音。

女孩出國打工的挑戰

相對於爺爺的有趣反應,Shoshanna的爸媽覺得台灣待得好好的,日子那麼爽,幹嘛想要去澳洲吃苦。對父母而言,一方面,「打工旅遊」並非一件正事。出國鬼混一年,空玩樂或做一些跟專業無關、無法累積工作年資的零工。何況,這些零工通常是服務生、管家、整理房間或到農場拔水果。女孩子在外風吹日曬雨淋,明明在台灣過著好日子,幹嘛出國。

另一方面,女兒離開台灣,會比較危險,需要人陪,不能夠一個女孩子家出門。Shoshanna奶奶則覺得,女兒應該要待在台灣,努力工作,然後找個好男人「嫁」了。日子安安穩穩,平凡就好。

當然,不只Shoshanna的家人這樣想,他們的想法正好呈現了多數家庭,對打工旅遊的態度。 她說自己在澳洲遇見的台灣室友們,有些人更是經過一度家庭革命才能夠來澳洲。有一位朋友更是到了澳洲之後,母親每天打視訊來,日復一日,開頭第一句都是:「什麼時候回台灣?」

Shoshanna的室友算是不會跟家人吵架的幸運個案。另一名受訪者Jessa說自己剛到澳洲時,因為工作不穩定,母親每天打電話來問工作找到了沒、多少錢,幫她算投資報酬率。然後Jessa的母親則說,與其在那邊一直燒錢,不如現在快回台灣,還少虧一點錢。直到Jessa後來在澳的工作穩定下來之後,母女兩人的爭執才終於和緩。

打工視為學習獨立的體驗

有些打工旅遊者破除出國唸書比較好,打工旅遊不好的想法。Shoshanna說,對她而言,打工旅遊是一個重要的人生體驗。出國唸書也不一定是什麼正事,在台灣也可以讀書,何必出國?

出國唸書,通常家庭經濟背景需要更好,不同於赴澳打工旅遊自己賺錢、自己花錢的情況。因此,打工渡假有時會被視為比出國讀書,還更需要自己獨立的一種出國體驗。此外,打工旅遊常被視為最經濟實惠,且能夠體驗不同世界的方式。

Shoshanna在澳洲還沒待滿一年,因為朋友找了她一起去德國,就回到台灣準備德國打工簽證的資料與申請。她說,她也常常遇到其他人,已經去過英國或紐西蘭打工旅遊之後,再來申請澳洲打工旅遊的。當然,這是有一定年限的。Shoshanna與多數人一樣,認為若是婚後,身為媳婦與老婆,不太可能請假不養小孩,反而出國打工旅遊。除了婚後責任以外,每個國家的簽證限制年齡亦不同。澳洲的打工渡假簽證,則是在人們年輕最有生產力的18-30歲之間,才有資格申請。

大家常說,想要未來可以成為國際菁英,可以在各個先進國家飛來飛去上班。所以把小孩送進頂尖大學,甚至出國唸書,或在英美等國定居。現在有另一群人,也在國際間飛來飛去,申請打工渡假的簽證,並且在當地過著幾個月到一年的日子。

儘管台灣家庭通常不把這兩種人視為同樣成功,但像Shoshanna一樣的打工旅遊者應該不太在意。

他們大概是新一代的台灣空中飛人。

(作者為政大新聞系畢,現為政大新聞所研究生)

延伸閱讀

觀看次數: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