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新手媽媽知道,哺餵母乳是一條漫長的路
by 林如茵
身為七年級媽媽(第一胎年紀30歲),親餵母乳的產前教育在醫院做得很徹底,但事實上卻仍在產後第二天無助的崩潰大哭……
「母嬰同室」的推動下,身為一位新手媽媽對於將孩子放在身邊照顧,視為理所當然的事情,因此生完之後選擇了單人病房,與小寶寶共處一室。照顧小寶寶的工作有家人與護士的協助,然而哺餵母乳這件事卻是必須親力親為。
帶著生產後的疲憊以及卸貨後的興奮感,一開始哺餵母乳也不斷地給自己打預防針說:「不要急,慢慢來。」事實上,並不是像文宣海報或是媽媽教室所營造出的那樣溫馨場面。
實際的狀況是:一個軟趴趴、嘴巴小小,根本不懂得如何吸允的小動物,和一個愛子心切、內心焦慮又不敢表現出來的新手媽媽,在病房裡因為沒有時間早晚的概念,一整個晚上新媽媽身上就掛著一個時不時哭泣、含著乳頭卻不太會吸(可能也沒有什麼乳汁)的小寶寶,寶寶晶亮的眼睛沒有睏意,媽媽自然也跟著無法睡覺,夜深後家人睡去,無法睡覺的母女兩人就大眼瞪小眼的發著呆,我的內心有無限的問題:這樣吸不會累嗎?嘴巴不會酸嗎?她有喝到奶嗎?為什麼一離身就哭?有時候還不停地啜泣?
大夜班時間,一離身就哭的寶寶,在請家人幫忙換尿布,哭得驚天動地,夜半護士進來只冷冷地說一句:「不能讓她這樣一直哭……」我趕緊追問哺餵母乳的狀況,護士卻無法體會產後的焦慮,只說:「一開始本來就比較沒有奶,讓他慢慢學習,願意含著也是一種安撫。」講著跟媽媽教室一樣的話,並無法讓新手媽媽安心,當下擔心的也並不是只有自己,而是寶寶到底有沒有吃飽?寶寶一夜沒睡是否有問題?時不時的哭鬧是不是哪裡不舒服了?
大夜班的護士,冷言冷語以對,一切正常的話語並沒有辦法讓母嬰同室的媽媽感到安心,內心的委屈與不安就這樣爆哭了起來。無助的心情是任何醫療科技都無法比上的,家人一直安撫說產婦不要落淚啊!更是讓人止不住的淚水,大人小人都在哭的狀況就這樣在醫院的第二天上演。
一路演到天亮,換班後,家人跟早班護士反應一整晚沒有休息的狀況,早班護士立刻安排讓小寶寶到嬰兒室洗澡與休息,並且一再的保證當寶寶醒來要喝奶就會讓他回來媽媽的病房,折騰一夜,新手媽媽終於可以喘息了。
回想這一段經歷,「母嬰同室」的立意是好的,畢竟媽媽內心也是懸掛孩子的狀況,只是在整個孕媽媽教育中,並沒有提供孕媽媽多元的選擇與道路,想要母嬰同室的理念若與身體狀況相違背時,是否有彈性的選擇;醫護人員的同理心與言語左右著焦慮媽媽的心情,是否能夠適時地提出「其他選項」讓產後媽媽可以有個心安的喘息;能不能有人事先讓新手媽媽知道,哺餵母乳是一條漫長的道路,其實可以不用急著在產後的第一天或第二天就哺餵;還有,所謂的親子接觸的親密關係,做到一個怎樣的程度就算及格呢?(而不是讓孩子掛在奶頭旁邊長達七八個小時,還不敢放下來)
如果提高生育率已經是國安等級的問題,那提供年輕的媽媽安穩又安心的產後環境,事實上是刻不容緩的,從懷孕產檢到生育,婦產科的醫生、護士越來越少,等待看診的媽媽們都是抱持著至少等待一小時的心情癡癡等候,偶爾遇到醫生去接生,那就更有得等。產後的醫護人員,同時負擔那樣多的孩子與媽媽,是否能夠在醫院的期間提供媽媽更友善的照顧。
「友善」絕對不是指在設備上的更新或是更多的文宣手冊,而是從目標開始調整:到底該做到怎樣的「身」「心」照顧、或是調整「醫病比例」、甚至提供「多元醫療」,讓年輕的一代、從小就是以自我考量較重的一代,除了「身體」上的修復,還有「心理」上的修復,讓媽媽們能透過醫療體系的照顧中,重整再出發!不然多少人說過:「生這一個就不想再生了啊!」這樣的話語呢?
(作者為主婦聯盟生活消費合作社網站企編)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