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慧娟/籌辦同志婚禮,首要尊重新人需求以彰顯雙方情感和個別特質
by 郭慧娟
同性婚姻專法通過後,很多人問我:
- 「同志婚禮該怎麼舉行?跟一般婚禮有什麼差異?要特別注意什麼?」
- 「要有迎娶儀式嗎?」
- 「傳統婚俗有些好像不適用?」
- 「要怎麼稱呼同志新人?新娘?新郎?還是有其它稱謂?」
- 「新人結婚後,家人又該怎麼稱呼?舅舅的伴侶要稱呼舅媽嗎?姊妹的另一半又要稱呼什麼?」
也有同志朋友問我:「我想和另一半結婚,但爸爸說如果是要對外宴客,他不想參加婚禮,建議我們公證登記結婚就好,讓我好難過。我很期待親友都能來參加婚禮,一同給我們祝福。」
也有同志朋友說:「有一些婚禮儀式不太適合我們,像潑水、擲扇、聘金與嫁妝、踩破瓦、過火爐等,那如果長輩希望照習俗時該怎麼溝通或調整作法?」
籌辦同志婚禮的重點與原則
基本上,同志婚禮的籌辦,在規劃上應先考量和尊重新人的需求與意願。婚禮儀節的安排和婚禮證婚的流程,如何彰顯新人的情感和個別特質,是規劃的主要重點。
一般來說,應注意以下原則:
- 籌畫和協商時,應考量並尊重新人的性別取向、
- 婚禮儀節規劃應注意性別稱謂、
- 新人和雙方家人應妥善協商決定婚禮舉辦形式、
- 證婚禮儀的流程規劃可以視新人需求彈性調整、
- 禮服的穿著應完全尊重新人的想法和意願、
- 傳統不適同志的婚俗,也可以評估是否不採行或重新詮釋與調整。
以婚俗來說,傳統有男方迎娶女方婚俗,同志婚若為同性別,則應摒棄「男娶女嫁」的婚俗;婚禮流程中的「請新郎」、「牽新娘」、「新娘敬茶」等若要採用,宜考量新人的性別取向,做適度的儀節名稱調整。例如調整成「請新人○○(姓名)」、「牽新人○○(姓名)」、「新人敬茶」等。潑水、擲扇、聘金與嫁妝、踩破瓦、過火爐等儀節,若想保留,可以重新詮釋,並賦予適合新人的新意。
再舉婚禮文書為例,婚禮上致詞及婚帖、謝帖、婚禮用品及文書上的新人稱謂,亦應尊重及考量新人的性別及需求,視狀況予以調整和使用。基本上,同志婚禮可使用西式喜帖方式書寫,形式比較自由、且不制式,具名邀請的新人可以直接寫名字,不要寫新郎新娘。例如「小文、美美敬邀」,父母是否具名則可斟酌協商決定。而婚禮上所有使用的介紹詞、祝福詞句、吉祥話等,都可直接以新人○○和○○來引導或介紹,或是事先與新人溝通,徵詢其希冀的稱呼和說法,以表達對新人的尊重與貼心。
結婚典禮上,加強新人父母及親友們的支持及鼓勵儀式
至於結婚儀式,結婚典禮上,應加強新人父母及親友們的支持及鼓勵儀式,因為對同志新人來說,能夠決定共步紅毯舉辦婚禮是特別值得珍惜與被祝福的。因此,在婚禮上應強調祝福的儀式及重要支持親友致詞,並讓新人充分表達其內心喜悅及感謝之意,以彰顯婚禮的精神與意義。
對參與籌辦的家人、親友、婚顧公司和廠商來說,有時很容易以原有異性婚禮的概念和想法規劃、或提供意見,最好先摒除原有想法和做法,在一開始協商時,即用心傾聽新人的想法和需求。雙方家長和親友也要學習尊重,並多徵詢新人意見,才能有最適切的規劃和婚禮流程。
彩虹經濟相關產業需配合同志新人調整服務內容
婚顧公司和婚禮相關廠商在商品訂單、婚禮場地布置、婚禮小物、結婚禮服等選擇與提供,甚至婚禮主持人、新人秘書(新娘秘書宜改稱新人秘書)也需要依新人性別取向有所配合、調整服務內容與流程。
(作者為生死關懷教育推廣協會理事長、內政部2012出版《現代國民喪禮》編撰委員、內政部2014出版《現代國民婚禮》主筆、內政部2016出版《喪禮vs人權干誰的事?》手冊主筆)
了解慧娟在婚姻喪葬禮俗的觀察與反思,文章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