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身安全篇二】反制跟蹤騷擾,台灣需要法制化
by 林美薰
22歲的阿平和小強交往半年,小強凡事都以阿平為重心,只要她的聚會,小強必定隨伺左右。儘管如此,只要阿平漏接電話或找不到人時,小強便奪命連環叩,阿平感到疲憊不堪,也開始躲他,沒想到小強不是在阿平家樓下站崗,就是到她家裡等她回家,或是騷擾阿平的朋友並抱怨她的不是,到處說阿平劈腿。阿平受不了這樣的關係決定提出分手。
分手後,小強處心積慮透過社交網絡得知阿平的消息,不時傳送訊息給阿平希望復合,更常常趁阿平外出上班時去騷擾她媽媽。阿平感到身心俱疲,既焦慮又害怕,多次報警也無法制止。阿平開始與原本朋友們斷絕往來、換手機號碼、停用各種社群媒體、換了工作;也為了不想讓自己引起異性的注意,阿平甚至剪去長髮改以中性的打扮。
幾年過去,原本以為可以隱匿自己、脫離跟蹤陰霾,沒想到阿平在考取研究所後,小強卻出現在系上的活動,甚至是非公開的系內發表會,小強也會默默地出現在教室後面的角落。阿平的生活再次面臨崩潰,每次看到小強時,她手就會不自主地顫抖、胃開始抽痛,持續好幾天食慾不振與失眠。阿平不斷地隱忍,直到一次阿平鼓起勇氣警告對方停止跟蹤行為,沒想到小強在大庭廣眾之下回答:「我只是出現在妳的生活,並沒有對妳怎麼樣!」
跟騷徵兆易被忽略,釀成死亡悲劇
阿平的案例並非單一個案,但每每遇到此類案件見報,社會大眾或媒體報導多將此類「跟蹤騷擾」(以下簡稱為「跟騷」)與愛情進行錯誤的連結,許多被害人在初期容易認為或被說服「跟蹤」是對方愛的表現,但其實「跟騷」往往是重大傷害的「序曲」,此類行為若不及早處理,恐演變成致命的嚴重刑事案件。
國際社會新聞中,不乏看見因為前期的「跟騷」沒有加以防範,造成嚴重而近乎致命案件。去年5月日本發生震驚社會的偶像當街遭刺事件,年僅20歲的偶像富田真由在東京前往活動會場時,被尾隨的男粉絲岩埼友宏猛刺20刀,大量出血當場心肺停止。兇手之前就一直騷擾富田真由,不斷送她項鍊和手錶,更是在其推特上進行恐嚇,富田真由曾3度向警方報案,可惜都被冷處理而不了了之。由此可見,跟蹤騷擾行為並非只是「以愛之名」的尾隨,而是致命暴行的徵兆。
科技跟蹤騷擾~無遠弗屆的新興犯罪
跟據聯合國國際電信聯盟在2013年的統計,使用網際網路的人口已超過27億人,資訊與社群網絡的高度發展已是不可抵擋的趨勢。然而科技與網路的發達,相對地提供了犯罪的溫床,所衍生的「科技跟蹤」也逐漸引起關注,網路跟蹤或線上跟蹤的便利性、低成本、高連結度,造成此類犯罪出現頻率攀升。
馬來西亞網路安全機構自2010起將「網路騷擾」正式列為資安統計項目,截至2013年的統計數據中發現,「網路騷擾」的案量大致呈現上升趨勢,顯示在現行的法律結構中相當需要適當的法律加以規範。許多學者皆認為,基於智慧型手機與3C產品使用行為的演化,「科技跟蹤」的真實發生率是遠高於這些研究的統計數據。因此,「跟騷」的危險性將隨著通訊管道的發展而升高。
無所不在的網路科技,造成被害人全面性創傷與孤立無援
現代婦女基金會2014年針對1,134名高中職及大專院校女學生進行調查,年齡以15到24歲為主,結果顯示有12.4%年輕女學生曾遭遇跟蹤騷擾,被跟蹤型態以「通訊騷擾」佔77.3%為最多,透過電話、簡訊、網路等加以騷擾,或是監看當事人的動態等。
有別於「直接監視」的跟蹤手法,「科技跟蹤」利用儀器設備、網路科技、衛星定位等方式騷擾或竊取被害者的資料。隨著科技發達,年輕人使用科技設備、社群網路的普及,加上網路環境阻礙少,跟蹤者可透過電信網路科技、衛星定位等進行騷擾與威脅,並隱匿個人資訊和行蹤,甚至蒐集被害人相關作息,確認弱點後再進行暴力犯罪,恐危及被害人之生命安全。
被害人往往無法輕易從事習以為常的日常生活,為躲避騷擾、威脅,被迫得搬家、離職、換工作,且需要重新適應新的環境、喪失經濟安全與人際關係連結。被害人可能失去對人的信心、拒絕參與社交活動,從此變得孤立,也沒有辦法和他人建立親密關係。現代婦女基金會的調查中發現,33%被跟蹤女學生表示生活秩序亮紅燈,甚至感到害怕無助、沒有安全感。受害者雖可能嘗試與對方溝通、向他人請求協助,或用各種方法阻斷對方接觸,但其中只有不到一成(7.8%)的被害者曾經報警或提告,如此低的司法求助比例更凸顯造成被害人身心崩潰、卻無計可施的窘境。
跟蹤騷擾危險性評估工具提供因應之道
目前台灣尚未針對「跟蹤騷擾」訂立專法,加上對跟蹤騷擾的危險性不熟悉,「求助無門」是每個被害人的共同心聲。防治性別暴力相關網絡專業人員無論是在防治或是被害人協助上,並沒有可以跟個案討論、以回應其需求與擬訂安全計劃的協助工具。於是現代婦女基金會在美國學者T. K. Logan授權下,率先將美國跟蹤騷擾評估工具「跟蹤騷擾安全管理小幫手」(Stalking and Harassment Assessment and Risk Profile,SHARP)加以中文化,以協助當事人或專業人員蒐集相關資訊,評估被害人遭受跟騷的處境。SHARP是線上評估系統,被害人在線上回答問題後,系統會自動分析跟蹤者的跟蹤騷擾的行為,並提供對應的解決建議,由於每個被害者的狀況都是個別化的,SHARP產出的個別化分析與安全計畫,可以有效增加被害人與專業人員的應變知能,反制跟蹤騷擾行為,盡早介入以降低危險程度。
各國制定跟蹤騷擾防制法,期許台灣大步走
跟騷行為對被害人具有相當程度的破壞性與危險性,然而我國尚無實質有效的法令加以約束,僅於《社會秩序維護法》第89條及《家庭暴力防治法》中提及與跟蹤相關之概念。歐美學者指出,「跟騷」的高度危險在於加害者完全違反被害者個人意願,除非提出更有效率的防範措施或強制禁止行為,否則難以杜絕。現代婦女基金會深感跟蹤騷擾對婦女安全的威脅甚大,耗費一年多時間完成「跟蹤騷擾防制法」草案,具備下列四項特色:
- 「即時保護」:設有警告命令制度,可由警察直接約制加害人,達到即時保護的效果。
- 「全面防護」:了解跟蹤騷擾的「反覆性、持續性」,更能呈現對被害者造成的傷害。
- 「全民適用」:不侷限特定雙方關係才能使用,任何跟蹤騷擾當事人都可援用。
- 「刑事究責」:明確規範跟蹤騷擾就是犯罪行為,提高刑罰,以有效嚇阻跟蹤騷擾行為。
美國每年一月開始發起「跟蹤騷擾警醒月(National Stalking Awareness Month)」活動,以配戴「銀絲帶」倡議跟蹤騷擾的危害。銀絲帶代表著跟蹤騷擾是容易被隱匿的犯罪,且不易被辨識,目前台灣整體社會對於跟騷的危險及犯罪行為體認並不深,但沒有人可以受到跟騷的迫害!我們呼籲政府盡速通過跟蹤騷擾防制法令,以保護國人的安全與自由,讓全民都能擁有不被跟蹤騷擾的安全自由。
(作者林美薰為現代婦女基金會副執行長)
相關新聞:
我們一起來關心2016年性別人權的發展。文章如下:
@女性人權篇
@同志人權篇
@同婚修法篇
@人身安全篇
@長期照顧篇
@托育政策篇
@新移民篇
@媒體識讀篇
延伸閱讀
- 與三黨總統候選人性別政見對話──2015年度性/別新聞回顧與整理
- 別讓查某人不開心–2014年性/別新聞回顧與整理
- 「馬」的事件簿–2013年度性/別新聞回顧與整理
- 為馬政府上12堂性別教育課──2012年度性/別新聞回顧與整理
- 作伙體檢馬政府的2012性/別政策
- 2011台灣女性處境,老娘說了算–2011年度性別新聞回顧與整理
- 拼出台灣女人的生命地圖──2010年度性別新聞整理
- 2009年被忽略的性別新聞
- 給青春期兒子10封信─與e世代談2007台灣性別新聞
- 給青春期女兒11封信─與年輕世代談2006台灣女性新聞
- 2005年度婦女漏網新聞
- 開啟2004潘朵拉寶盒
- 前瞻2004,查某人嘸免驚
- 2002台灣查某照相本子
- 女人的10個大夢
- 千禧年女人故事狂想曲
- 向2000年女權說聲:Happy New Ye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