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河殉情新聞下的性別、族群、政治犧牲者

by 成令方

一則烏龍報導的愛河命名由來

二戰後,高雄開始喘息過來,1948年有聰明的生意人,想出妙方要利用這城市中的運河來製造商機。於是成立觀光遊船公司,起名為「愛河遊船所」,起於婚禮中常用的祝福「永浴愛河」。這浪漫的遊船活動,吸引了不少戀愛中的男女,期待人約黃昏後,倆倆在船上吹著晚風,談情說愛。這可是非常「摩登」新鮮有趣談戀愛的玩法。沒想到好景不常,颱風襲擊,招牌斷裂,只剩下「愛河」二字的招牌依舊掛在空中。

約1950年代,愛河下游游船所。圖為高雄市政府檔案。截圖自高雄好過日粉專

「時至1949年6月26日,《台灣新生報》高雄分社正式於鼓山區成立之後,某位從北部奉調至此的李姓記者在赴任之日,正巧發生運河浮屍命案並予以報導。」(陳奕齊,2015。《打狗漫騎:高雄港史單車踏查》,25頁)。外地記者不諳原本的招牌,就看到殘留的「愛河」二字,於是做起文章。報導的新聞大標「碧波終結成連理,真個是永浴愛河」,副標小字:「一對少男女南遊後雙雙殉情,高雄愛河裏浮起微笑鴛鴦屍」(26頁)

當時的新聞報導,為了吸引讀者,標題都有一些魔幻。記者不可能親自看見浮屍,怎知浮屍帶著微笑?浸泡在惡臭污水的屍體,可能全身都是水草糞便,甚至屍體浮腫,怎會微笑?

自殺的方式隨時代不同,絕望的人們都是找最方便的方式。古早時代,吊樑、投井、自刎、屈原也以跳江明志。現在則是燒炭、吞服安眠藥之類的。1950 年代有幾樁震撼社會的殉情案件,則是選擇男女雙雙綁在一起,投河自盡,似乎是那個時代最容易採取的自殺方式,也似乎是最浪漫的方式。

這對跳愛河殉情的男女,是外地人,可能在幾天前離家來到高雄。二人攜手悲傷地走在街頭,討論著看不到的未來,決定此生無緣結成夫妻,但願來生再結連理。

這樣殉情的故事,應該到此結束。但是陳奕齊的書,最有趣的是,在任何故事中都有轉折,帶領讀者看到當時上演的另一齣政治荒謬劇。

同為報導殉情,記者兩種命運

同樣都是《台灣新生報》的記者,同樣也是報導震撼社會的殉情新聞,但報導這二則新聞的記者卻有不同的命運。

報導愛河雙屍命案的李姓新聞記者,陰錯陽差,張冠李戴,把原本是「運河」的臭水大河,誤稱為「愛河」,賦予浪漫的新生命,造成臭水運河美名遠傳播。連定居高雄的作曲家黃友棣,就是那首家喻戶曉〈杜鵑花〉的作曲家,也不能免俗,寫一首較不為人知的〈愛河夜色〉,來歌頌「習習的晚風送涼,夾岸的柳蔭花前,情侶一雙雙」。

在愛河畔舉行的2022高雄燈節。高雄市政府新聞局提供

報導 1950 年發生在台北淡水河的「十三號水門命案」殉情命案的記者,《台灣新生報》記者姚勇來與記者妻子沈嫄璋則命運完全不同。

「十三號水門命案」是一齣已婚外省男子張白帆與本省女子陳素卿的殉情悲劇。二二八事件後,社會中蔓延著嚴重的族群不信任的對立情緒。鼓勵跨省籍通婚,是當時政府努力推行的政令。然而台籍女方的父母拼命反對女兒與外省男子交往,於是二人相約綁繩在淡水河十三號水門跳河殉情。不過,結果棉繩短了點,張沒跳進河裡,但女方吊死了,現場並無男子的身影。

根據一則新聞報導和一則資料分析,在此簡述這殉情故事。陳素卿身邊遺留二封寫給「台灣廣播電台張白帆先生」和「陳素娟」(妹妹和父母)的遺書。內容包括:「如果當時您們……答允我和張先生結婚,我現在也不會走這條路了」、「我也要求你們以後不要再仇恨外省人」、「如果素娟妹妹將來也愛了像張先生這樣的外省人,請您們不要再阻止吧」。寫給張白帆的遺書則充滿讚美:「你是那樣的誠實、那樣的用功,對人是那樣的和氣,這一切都是我從來沒有看見一個人是這樣的。你教我說國語、學國文,教我怎樣做人、怎樣做朋友、怎樣孝順父母、怎樣愛祖國。」(見新聞 管仁健看十三號水門命案 烏龍版《羅密歐與茱麗葉》

新聞報導出來之後,有媒體把該男子吹捧成大情聖,也有輿論大肆撻伐女方雙親。黨報《中央日報》全文刊載陳素卿寫給張白帆的遺書和二人情侶照,企圖把陳素卿的「殉情」事件,塑造成台灣御用欽定版的「羅密歐與茱麗葉」,為政府的族群融合政策宣揚。

「連時任台大校長的傅斯年都為此悲嘆,而出面與各界勸募,要替陳素卿在台大校園裡找一個埋骨之地──因為這封感情充沛、文筆流暢的中文信件,完全不像是一個接受多年日文教育的本省女性寫得出來的。」(見【十三號水門案】本省少女殉情記,悲戀中的不單純真相(上

這時,半路殺出個程咬金,就是《台灣新生報》的記者姚勇來,他發現二封遺書疑點重重,揭露了這件殉情背後的秘密。疑點一,遺書把妹妹陳素絹的名字,寫成「陳素娟」。疑點二,陳素卿只受過日本教育,怎會用中文把遺書寫得如此流利,遺書中還批評男方的妻子「狐狸精」,這是外省人的語氣。緊追下去,把為愛殉情翻案成預謀殺人。

原來是該已婚男子張白帆為了要擺脫陳女,設計二人投河殉情,把繩索緊緊綁住女方,而把綁在自己身上的繩索打個活節,以便脫身。姚勇來的真相報導,「竟被視為是『破壞基本國策』之舉,招來特務不滿而將其列進安全資料,姚勇來因此在一場整肅中淪為階下囚。」(陳奕齊,27頁)

姚勇來是個怎樣的新聞記者?這麼厲害,居然可以扮演起神探來?於是我繼續追下去。當我看到一份 2015 年 4 月 8 日交給國家人權博物館籌備處的結案報告,我驚呆了。這報告是政治大學傳播學院的陳百齡教授主持的研究計畫案所完成的〈50年代新聞自由與人權保障調查研究案:新聞工作者涉及白色恐怖案件之調查研究結案報告〉,他的團隊調查了 10 位《台灣新生報》的白色恐怖政治受難者,其中就有姚勇來與妻子沈嫄璋二人的資料。

以淡水河十三號水門命案為素材的《夏雪冬雷──淡水河殉情記》舞台劇劇照。截圖自《夏雪冬雷──淡水河殉情記》粉專

姚勇來與沈嫄璋被檢舉在福建當記者時,曾參加過有共黨色彩的讀書會,並與共產黨員往來。「1944 年經中統局六處處長蔣海溶介紹參加中統局(調查局前身)工作。二二八事件後,姚沈夫婦進入《台灣新生報》工作。不久,姚勇來又介紹路世坤進入《台灣新生報》。1957 年路世坤因案被捕,蔣命姚沈夫婦撰寫自白書,向調查局自清。1966 年調查局偵辦李世傑叛亂案,姚沈兩人再度受到牽連。軍事法庭以「參加叛亂之組織」將姚勇來判處 15 年有期徒刑,沈嫄璋則於偵訊過程中遭刑求致死。」(陳百齡報告,第4頁)

另外,重大歷史懸疑案件調查辦公室,調查員唐嘉邦也有發文報導指出,《台灣新生報》資深記者沈嫄璋之死,是國民黨情報單位內鬥引發的「匪諜案」。(唐嘉邦,2020/10/14 〈女記者之死(上):白色恐怖內鬥下的犧牲者〉, & 2020/10/15 〈女記者之死(下):眾墳間一處低矮的隆起〉 )

愛河殉情的故事,造就了「愛河」的美名遠播。投河殉情的報導一層又一層剝出來男女追求愛情的熱烈與狡猾奸詐的設計,也涉及到 1950 年代省籍族群之間矛盾,居然又扯出白色恐怖氣氛下調查局的內鬥,使有才華的記者夫妻,入獄服刑,死於酷刑。

期待那樣愛情鬱悶的年代,白色恐怖的歷史不再重複。如今的愛河夜色,是友人聊天、牽狗散步、騎單車漫遊的好去處。

延伸閱讀

(作者為高雄醫學大學性別研究所退休教授)

延伸閱讀

觀看次數: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