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爸難不難

by 陳薇雯

一個中年離婚的單親爸爸,獨力撫養一個不到小學一年級的小孩,邊工作邊照顧孩子,經濟壓力隨著社會環境和年紀的關係,越來越大,本以為孩子越大經濟壓力應該會變小,沒想到反而增加了,過去沒錢,都先向親友們借錢,一天一天過去,發現經濟壓力真的越來越大。某天,終於拉下臉皮,鼓起勇氣,拿起電話打到1999(台北市民熱線),詢問了有關單親家庭的經濟補助問題,便因此得知東區單親家庭服務中心的聯絡方式,進而與中心社工主動求助……單爸說:「如果日子不這麼難過,我也不會跟政府申請補助,現在這狀況真是從沒想過。過去總覺得日子再怎麼辛苦,都要咬著牙自己忍下來、ㄍ一ㄥ過去,但是,ㄍ一ㄥ了很久,發現自己實在能力有限,想到要跟別人開口,實在又拉不下臉,面子很重要,可是最後ㄍ一ㄥ不住時,發現肚子還是比面子重要……。」這是一位單爸的親身告白,也是在台灣這小小的土地上許多單爸的真實寫照。

我在東區單親家庭服務工作的過程中,看到單爸在社會中需要的幫助與需求,與單媽並無太大差異性,不論是工作壓力、經濟壓力、甚至是親子教養等等,單媽的需求也常是單爸的需求,因為他們都需要扮演那缺席的父親或母親角色,只是在面對同一個問題或需求時,單爸和單媽處理的模式或重視程度確實會有很不同的因應方式。單爸在教養上的需求常比單媽來得高許多,並不是單爸比較不會教小孩,而是在過去子女成長過程中教養孩子的經驗較女性少;而在面對工作問題,單爸會較容易受到傳統價值「男主外,女主內」的想法影響,因此工作或失業的壓力承受的就會比女性高許多;經濟問題是單親家庭最常見的問題,不論單爸或單媽皆是,只是男性和女性在面對經濟需求的處理方式很不同,男性會用自己較習慣的方式解決,例如:借款、貸款……等,希望可以讓孩子生活在原來的生活方式,往往都要等到狀況很危急時才求救,相較於單媽這樣的狀況就較少發生。

傳統觀念中,認為男性要堅強、要有擔當、就算遇到困難也不能示弱,不然會被別人看不起,男性因為較不懂得、也不習慣表達自己的情緒和情感,往往都把自己內心的鬱悶都壓抑在心裡,只因世俗「男兒有淚不輕彈」的期待,有苦有淚都只能自己吞,主流價值對於男性有太多的「應該」、「一定」的標準,使得男性在遇到問題,寧願硬撐或自己想辦法處理,也不輕易向別人開口求救。每每看到新聞中出現單親爸爸攜子自殺的新聞,便讓我心疼不已,男性或許只是不擅長表達,於是用了這樣激烈的手段表達了他的需求與心聲,在社工的實務工作中,單爸的內心話,往往要經過很長一段時間,他們才願意開始與社工分享,相較於單媽在情感表露上,就有很大的差異性。

關懷單親爸爸處境與福利服務。Photo by chiang 2012苑裡好麥共響音樂會

在台灣現行的福利服務中,單一針對男性或單爸的福利服務真是少之又少,在經濟補助的部份,自2009年將原本「特殊境遇婦女」條例改成「特殊境遇家庭」,將單親爸爸與隔代教養納入,是開始對單爸議題的重視,而台北市也在2010年,將原本的「台北市單親家庭服務中心」改成「西區單親家庭服務中心」,原本的「松山婦女暨家庭服務中心」改成「東區單親家庭服務中心」,希望可以服務更多單爸,為更多的單爸們發聲。從1999年至今,我在單親家庭服務中心工作中觀察到,中心的男性個案在這幾年的確有增加的趨勢,但這幾年平均僅增加不到10%的幅度,女性還是占絕大部分比例,男性對補助較不熟悉,又加上對於求助較不習慣或不願意,因此有需求但真正被協助的比例還是偏低。

針對我在單親家庭服務中心工作中的觀察,列出四點對於單爸在福利政策的處境現況與對政府的建議:

  1. 政府宣導不足,導致民眾對現有福利資源不熟悉:目前全台各縣市幾乎皆有單親家庭服務中心,但不論是台北市或是其他縣市,仍有許多單親家庭對於這樣的資源並不了解與熟悉,甚至不知道有這樣的單位可尋求協助,導致大多數單親家庭在遇到問題時,往往找不到正確的管道尋求幫忙,而錯失許多機會和時間。政府應加強宣導現有福利資源,讓福利資源訊息更普及,並教育民眾對單親的認識,以提高社會對單親家庭的重視與了解。
  2. 服務單位名稱的界定不清,易使單爸求助困擾與受限:台北市各區的「婦女暨家庭服務中心」,自從原來的婦女中心改成婦女暨家庭服務中心後,服務對象即就從婦女擴大到家庭領域,當然就包括單親爸爸,但是,大多數民眾對於婦女暨家庭服務中心的名稱,常誤以為只服務女性,相較之下,各區的婦女暨家庭服務中心雖有服務男性,但往往看到”婦女”兩字,便裹足不前,原已鼓足勇氣走到中心求助的男性個案,也會因此猶豫是否該至此求助。因此建議將服務單位名稱清楚化,例如:將婦女暨家庭服務中心的「婦女」去除,以讓民眾可清楚了解此單位不單是服務婦女,而是有服務其他族群的。
  3. 政府補助規劃曖昧,單親補助實質掛在婦幼科之下:「特殊境遇家庭緊急生活扶助」服務對象除了婦女,也擴大到單親爸爸與隔代教養的家庭,但不同其他的弱勢對象有專職的科別給予協助,例如:兒童和青少年就有兒少科專門負責,老人則有老人科負責。單親家庭的族群,不論是單爸或是單媽,都掛在婦幼科之下,而非獨立一專門負責單親之部門給予協助,或是獨立一負責男性之部門,提供不同需求的男性有機會求助。
  4. 福利資源提供無性別全面化:經濟補助和社會福利服務單位,如以性別區分,過去幾乎都是提供女性為主,但自從「特殊境遇婦女」條例改成「特殊境遇家庭」後,經濟補助的部份,就較無性別上的區分,但庇護中心、安置機構或是其他服務單位,仍以服務女性為主要對象,例如:婦女中心、提供家暴婦女的庇護中心等等,雖男性需求在近幾年有增加之趨勢,且占少數,但能專門提供給男性或是單爸的服務單位真的少數,對於性別平等,在這部份政府仍需要繼續努力,並不能因為個案數量少而忽略他的們權益和照顧。

(作者為台北市東區單親家庭服務中心社工)

相關新聞

觀看次數: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