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得起,養不起?台灣餵養下一代的思考

by 張雅雲

2012年12月底,聯合報連續二天刊出有關休耕議題的專題調查報導。報導中指出「農委會一年花逾一百億元補助休耕,卻肥到非農民。立委丁守中日前指出,全台休耕大戶第一名在台東(土地所在、非戶籍),休耕面積達廿九公頃,以每公頃一年九萬元補助計算,每年可領兩百六十一萬元,五年領走一三○五萬元。」該專題報導也指出「隨著陸續放寬農地用途及農地買賣,全台休耕農地不到卅年間暴增了卅多倍,到2004年,休耕地面積竟超過種稻面積。」

休耕補助原是政府為了因應台灣加入世貿組織(WTO)降低對基層農業生產部門的衝擊,但政府未再思考台灣農業發展利基,進一步提出農業發展轉型政策,竟默默就讓休耕補助措施成為台灣長期農業政策。民以食為天,農為立國之本,這樣的統計數據不禁讓人捏把冷汗,養得起、養不起,台灣餵養下一代該有什麼樣的思考和行動?

靜心想想,一個國家休耕面積竟大於栽種主糧作物的面積,再自外國進口大量糧食作物,這國家根本就是放棄餵養自己國民的責任,更別談國家層級的糧食安全和糧食主權。

政府全力拼全球化的經濟,卻完全不顧維持台灣穩定的在地農業經濟。多年後終於有想通一些,農委會推出「調整耕作制度活化農地中程(102~105年)計畫」,鼓勵農民轉作大豆、玉米、小麥等雜糧作物,並以契作方式保證收購,以提高台灣糧食自給率。提高糧食自給不是靠口號,而是要有真正的行動,並串起農作生產環節的每一個斷鍊。雖然農委會已提出「調整休耕制度活化農地計畫」,當鼓勵農友栽種大豆、小麥時,首先面臨的大問題便是「種源」和「數量」。

復耕、活化,還要想想種源和數量

以跨入第六年的本土小麥栽種的「麥田狂想」為例,喜願麵包坊施明煌自2007年開始嘗試本土小麥栽種,是從一公頃的麥田開始,但隨著加入契作農友的增加,每年要提供的小麥種子量也呈級數增加。一公頃的麥田需要150公斤的種子,幾年下來喜願小麥栽種收成,有一部份磨麵粉,有一部份的種子必須留作來年的種子。當2012年底小麥栽種面積要達200公頃時,200公頃所需的種子數量就是一大挑戰,即便有預留種子仍是不足,2012年也透過農糧署協助,不足的22.8公噸的種子是向金門縣政府購買。

一些有意願加入本土雜糧復耕的農友,有可能會遇到不知何處取得種子的困擾,或是無法取得足夠的數量。從復耕的過程,也凸顯農民日常留種保種的重要性,而政府部門是否也保有足夠的種源量。

留住農地之後,也要想想農村勞動力

2012喜願大豆特工隊之春秋2年,嘉義東石農友蔡一宏採行人工除草,拔草的阿桑都說這樣除草不划算。Photo by 施明煌

農地開始活化運用,而且要種得出作物,很重要的前提是,還要有懂栽種的人和田間勞動力。和主婦聯盟合作多年的中生代農友翁錦煌也曾憂心說:「我的農場都是阿桑工,三個阿桑加起來是二百歲,我不知道她們還可以繼續做多久!」農村的勞動力很大部份是由女性來承擔,尤其是瑣碎的的農事如播種、除草、採收、分級、包裝,這樣的工作內容在農婦的生活中是日復一日。

此外,合作社產品專員到田間訪視農友也發現,果園的採收工作更吃重,有些年紀較長的阿桑工就無法負擔,尤其在鳳梨產區,擔任施肥、採收的幾乎都是區域內的外籍配偶。鄉村農區無乏工作機會,擔任田間雇工也成為外配增加家庭收入的來源之一。近幾年台灣田間勞動力已慢慢有外籍配偶來擔任,年長的阿桑工退場了,年的外配進場了,田間日曬風吹雨落,女性在田間近乎九十度禮敬大地的勞動身影仍舊是亙古不變。

共同購買力行本土小麥單品集結

在農業產銷體系裡,當本土雜糧復耕開始啟動,農友也會擔心「那種出來的東西要賣給誰?」主婦聯盟合作社發起的「共同購買運動」已有二十年,一直以支持小農、國產優先為理念。近4年來合作社與各方生產者和農友持續實踐台灣農糧自給的可能,現在社員家庭的餐桌上出現的喜願麵包、麵條、麥蘇打餅乾、餅皮、包子饅頭等,這些產品均使用本土小麥磨製的全麥粉和中筋麵粉。

2010年當喜願本土小麥的總產量約20公噸時,主婦聯盟合作社集結利用了7公噸,2012年當喜願契作小麥達到100公噸,合作社本土小麥的利用集結也來到28公噸。本土小麥的利用可以大大提升,這是力行共同購買的「單品集結」,由合作社與各生產者協調,在相關烘焙品中指定使用本土麵粉,也透過各生產者不斷嘗試調整產品,做出支持國產並兼具口感和美味的本土小麥製品。

其實小麥、大豆,這些政府口中台灣自己種沒有市場競爭力的作物,一直都有農民默默守住,近來有愈來愈多的農友努力地把它們種回來,有加工業者願意投入產品開發,也有愈來愈多的消費者願意給付更合理的價格,農友、加工業者、消費者一起成就這一場農糧自給的行動。

(作者為主婦聯盟生活消費合作社企畫部推廣課課長)

相關新聞

延伸閱讀

觀看次數: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