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糧自主從餐桌上的選擇開始

by 陳民傑

「2012年,台灣的糧食自給率是32.1%,2011年是33.7%,一年下降了1.6%。這是很嚴重的警訊。看到台灣的農業,很緊張,有時候就會自己『毛起來』了。」喜願麵包坊負責人施明煌對台灣的農業現狀有相當深入的了解,在「碗中的未來:從共同購買邁向食農教育」論壇的講述中,再再表達出他對農業的關懷。

台灣需要多元種植。圖為台灣小麥。Photo by 阿達碼

他說,國人飲食習慣正在改變,一味促銷賣出某種農產品,是在走倒退路,「多元種值,才是台灣可能的未來。」七年前,他覺得台灣應該要生產自己的小麥,但也知道這將不是件容易的事,從客觀環境、農耕技術,到市場通路,都有著重重障礙。施明煌以他的理想與驚人的魄力,最終成事,而當中的故事充滿曲折。

他說,「對台灣農業的理解,都是因為小麥而來。」從理解到省思,他認為還是得回歸到食農教育的推廣工作;因此,七年的「麥田狂想」之後,「咱糧學堂」成形。這是今年(2013)正式啟動的一系列食農教育計畫,對象是小學階段的孩子,因此整個計畫會從教育工作者著手,並且著重於對生產者的理解與認同。

施明煌看到的不只是田野中農人的身影,還有實驗室中農藝學者的專業與堅持。他說:「我們要帶孩子們走進實驗室來看。我們以為所謂R&D(編註:研發)只屬於那些高科技產業,卻忘了台灣從日本時代開始就有這樣一群人守在實驗室裡,為台灣的農耕技術做出貢獻。雖然這些努力有時候被現今的政策所壓抑,但無論如何,這些努力應該被看見。」

要改善農業的結構問題,施明煌說:「消費就是最好的論述。」而回歸到消費者的層面,食農教育即是最根本的切入點。食農教育所要傳達的,其實是一種從「食物」看到「環境」的能力。我們普遍上缺乏這一能力,食品工業的發展早已阻止我們去了解餐桌上那些食物的來源。現代人不只失去了與自然環境的連結,我們跟食物之間的關係也已出現裂痕。台大農藝學系郭華仁教授說,我們需要的是一場革命,而且是一場「草根的革命」,即有別於過去由農業資本主義所主導的綠色革命與基因革命。這是一個由消費者和生產者聯手,關乎重奪「食物自主權」的運動。而這一場運動的施力點,就在我們的餐桌上。

延伸閱讀

觀看次數: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