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死亡的心情

by 野薑花讀書會 古月寅

書名:最後十四堂星期二的課
作者:米奇.艾爾邦 (Mitch Albom)
譯者:白裕承
出版:大塊文化

打開電視、翻開報紙,映入眼簾令人觸目驚心的自殺事件層出不窮,令人不禁要問:這個社會怎麼了?好像得了自殺傳染病似的,生命不是應該被尊重、被熱愛的嗎?

面對死亡兩種心情

對於「活著」這件事,我們總有自己的哲學,關於何者重要何者可忽視,誰沒有一番說法?但不是非得傷痕纍 纍才能悟得生活的道理。現在有這麼一個人──墨瑞.史瓦茲,「最後十四堂星期二的課」書中的主人翁,一位已被告知得了俗稱漸凍人疾病,沒有方法可以醫治, 已能預知自己死期的垂死老人,所展現對生命的熱愛及旺盛的企圖心,由他來說出生命中真正值得重視的課題,告訴我們應該如何的生活。

墨瑞知道自己來日無多,他自問,我是要日漸萎靡不振,或是要善加利用剩下的時間?墨瑞不願就此凋零萎 謝,他要另闢蹊徑,以死亡作為他生命最後的計劃,他所剩歲月的重心所在,他可以研究死亡,當它是一本活教材。墨瑞以他的勇氣,幽默及開放的態度來看待生 命,他要走過生與死之間的最後一道橋樑,並留下此行的記述。而本書的作者墨瑞的學生米奇,上了他老師最後十四堂星期二的課,這門課不需要課本,學生只有他 一人,課程稱做「生命的意義」,涵蓋很多主題,包括愛、工作、社區、家庭、年老、寬恕以及最後的死亡。

體會愛與喜樂

此書是老師與學生合作的「最後論文」,他們找尋生命的意義:

1.要投入去愛人
2.要投入去關懷你週遭的人
3.要投入去創造一些讓你活得有目的、有意義的事情上,並且不吝將自己擁有的東西:你的時間、你的關懷、你的專長與別人分享。

墨瑞認為對別人付出時,才讓自己覺得健康的活著,他告訴米奇,他從這場病中學到最多的東西是「愛」,生命中最要緊的事,是學著付出愛,以及接受愛。人要 學會在平常可及的事物中感受到愛與喜樂,生命是懷著愛意向這個世界和其他人敞開自己的一個過程,最終的目的,是將自己推向浩瀚的大我,在需要的時候,不要 羞於求援,人們之所以拒絕別人的善意幫忙,乃是因為他們認為必須「能獨立照料」自己才有自尊,但是卻不知我們需要別人的程度遠超過我們的認知,所以應大方 的接受他人的關愛與關懷。家人間更應該彼此的支持、關愛、照顧,還要讓家人知道你在關心注意著他。大詩人奧登說:「不相愛,即如死滅」。

墨瑞說:「沒有愛的話,我們都是折翼的鳥。」愛讓你活在人間,墨瑞也提到寬恕的重要性,學著原諒自己、寬恕別人,也懇求別人的諒解,寬恕能柔化我們的心,使苦痛遠離,撫平歉疚感,讓自己一生無所抱憾。

墨瑞面對死亡一步步的逼近,不僅自己勇敢的面對,窮究其多方面的意義,更藉著與米奇的對話,一點一點的 柔軟了米奇因世故而僵化的心,讓他重新看待生活。所以生命中沒有什麼太遲了的事,生命直到最後一刻都是變動的,墨瑞在生命的最後一刻,仍是奮力不懈,他的 生命如同蚌之容沙,把折磨與痛苦培養成一顆顆的珍珠,讓生命開出灼灼之花,如果我們懂得欣賞他的珍珠,汲取其中的溫暖與智慧,那麼便是上了人生最美好的一 課。

(本文轉載自國際單親兒童文教基金會樂在家中月刊第62期)

觀看次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