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綠紅/成為這樣的女人:閱讀《成為這樣的我》與《提升的時刻》

by 林綠紅

有時面對知名女性公眾人物的自傳不免心中忐忑,擔心內容過於粉飾,或者過於正面,彷彿這世界上沒有陰暗。美國前第一夫人蜜雪兒歐巴馬(Michelle Obama)的自傳《成為這樣的我:蜜雪兒歐巴馬》(Becoming)2018年末在台灣同步上市,當時心中也有些疑慮,但開始閱讀就停不下來,果然是本精彩的書。而今年中出版,梅琳達蓋茲(Melinda Gates)著作的《提升的時刻》(The Moment of Lift: How Empowering Women Changes the World)同樣讀起來欲罷不能。兩本書除了作者都有名人的另一半之外,對於女性處境的反省直接誠實,而更醒目的是,書中對女權議題直指核心的探討。《成為這樣的我》觸及的種族議題,身為有色人種女性的視角,與《提升的時刻》梅琳達蓋茲在印度、非洲等國家推動計畫生育工作的所見所聞,都不再侷限於一般名女人自傳的勵志敘事,這也是這兩本書最好看的部分。

《成為這樣的我:蜜雪兒‧歐巴馬》封面。取自商周出版社

蜜雪兒歐巴馬展現黑人女性奮鬥的成長史

蜜雪兒歐巴馬與梅琳達蓋茲都生於1964年,一個出生於黑人的勞工家庭,一個則是白人的中產階級家庭,父親是航太工程師。那一年在美國南方的密西西比州發生自由之夏(Freedom Summer)運動,又稱為「密西西比夏日計畫」(Mississippi Summer Project)運動,近一千名以白人北方大學生組成的志工被招募到密西西比州,目標是推廣密西西比的非洲裔美國人的投票登記。這些非洲裔美國人由於選民登記及其他法例的限制,一直無法獲得投票權。活動志工受到三K黨、警方、州政府及當地政府的暴力襲擊,其中三名遭到謀殺,引起新聞媒體高度關注黑人投票權益,至此有色人種的投票權議題方才受到較多的重視。

有學者認為,自由之夏是美國社運的重要轉捩點,也是後續美國黑人民權運動與其他社會運動的的濫觴。蜜雪兒歐巴馬與梅琳達蓋茲出生於這個年代,在美國民權運動與第二波婦女運動風起雲湧的社會推力下,打開了女性與非洲裔美國人的社會空間。不過,就如同今日所見,美國的黑白種族問題,至今仍是社會待解決的重要課題。即使到了2009年歐巴馬成為第一位黑人美國總統之後,仍是如此。

蜜雪兒在《成為這樣的我》一書的前半部提到鄰居友人搬到中產階級的郊區,她們全家去探訪時,發現鄰居住在一個幾乎全部都是白人的社區,蜜雪兒的母親說:「在我們造訪之前,到底有沒有人知道他們是黑人。」而離去前,蜜雪兒的父親發現自己的車子被刮了一道長長的線,他父親不動情緒的說:「唉呀,真想不到。」但其實並非意想不到的事,而是對種族敵意無可奈何的反應。至1980年代蜜雪兒進入普林斯頓大學就學,她形容「普林斯頓極端地白,而且非常男性。校園裡,男女學生的比例到二比一。在我大一那年,黑人占新生的比例不到百分之九」,黑人學生是極少數的,「就像一碗白飯裡的幾粒罌粟籽」。膚色與性別雙重弱勢下,《成為這樣的我》看到加倍努力的黑人女性奮鬥史。

《提升的時刻》封面。取自遠流出版

梅琳達蓋茲致力女性機會平等,找回生命主導權

相較之下,《提升的時刻》中,我們可以讀到一個重視平權的父母親教養出來的女兒,不以性別刻板印象思考,鼓勵女兒朝科技類方向發展所長的家庭。這樣的女性在婚後遇到育兒與事業兼顧的選擇時,她選擇辭掉工作回家育兒。不過,很有趣的是,當梅琳達寫到她向先生比爾蓋茲表示可能不會再回去工作時,「他只是一直問:『真的嗎?!』」「那妳以後要做什麼?」對話細節中,看到的是試著建立更平等關係的一對夫妻,梅琳達真誠的提到「他必須學習如何平等,而我必須學習如何努力變得平等。我們必須想清楚誰擅長什麼,然後確保各自去做,對於不擅長的事情別太過互相挑戰。但我們也必須想清楚,在我們都有自信而且理念相反的領域要怎麼做。那不是我們能逃避的事,因為我們要一起做每個重大決定,如果我們不能學會透過傾聽和尊重處理重大歧異,那麼連小歧異都會變大。」

因此,在評估之後,梅琳達離開「微軟」回家育兒,但並沒有太久,她開始投入NPO的工作。理由是,她想分享「機會」。身處弱勢的人可能都會有類似的經驗,回首來時路時發現某個時間點、某個階段,遇到某個機會或一個人,而因為這樣,而突破處境的限制。對女性,尤其是如此,我們總是因為有另一個人(通常是女人)鼓勵或撐出空間,讓我們勇敢的發展,突破性別刻板印象的桎梏。難能可貴的是,一般人眼光中人生勝利組的她,梅琳達卻看得到女人在性別處境上所受的不平等對待。她看到給女性機會有多麼重要,就如同她高三時的數學老師鮑爾太太為女學生爭取添購才剛剛上市的APPLEⅡ+電腦,因此高中的她有機會接觸到科技,而成為工程師。梅琳達決定自己要傳承鮑爾太太,承繼鼓吹年輕女性對科技領域的投入。

其次,她也反省到,現在的她可以決定拼事業、育兒以及同時育兒與投入事業,是因為對生育有自主權,得以控制生養子女的數量與間隔。當然,這是因為避孕藥或其他安全有效的生育控制方式對美國女性而言,是易於取得且負擔得起的。但世界上並不是所有的女人都有這種選擇或機會,因此梅琳達投入提供非洲、印度等貧窮區域的女性避孕用品工作,事後她發現提供避孕用品是「歷史上最棒的救命、脫貧與增加婦女權力的創新之物」,因為它讓女人找回對自己生命的主導權。

「『如果我們沒有太多女工程師,那是因為女人不適合當工程師。』我難以想像這句話邏輯有多麼脆弱,而且竟然很多人相信。機會要平等,你才能知道能力是否平等,而給女人的機會從來不曾平等。」梅琳達蓋茲如此的說,而這段話很適合當成這兩本書的閱讀心得,給女人平等機會她就會有表現。不過,似乎也不僅僅是正面的強調個人的機運與努力,更根本的是,國家、社會的大環境有沒有給女人機會。但令人不捨的是,「機會平等」對許多國家、地區的女性而言,是如此的遙不可及,光是求生存已經是如此不易!

了解綠紅更多的斜槓閱讀

觀看次數: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