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廚當家,難當職

by 吳燕秋

幾年前,為了一個研究計畫到訪某個中部小鎮,寄住友人家。每天,朋友的母親開家庭美髮,熱心幫忙引薦受訪人,朋友的父親則騎著摩托車帶著我去受訪人家裡訪談。小鎮地處偏遠,但因發展的早,有個老車站,曾是聲名遠播的觀光區,常有外地人到此懷舊。年輕人大多到外地發展,不留在這了。車站附近的小吃店都是女性執掌,年過70歲的,不在少數。幾天下來,深深感受到這是女人當家的小鎮。傳統性別分工認定「男主外,女主內」,其實不然,這裡的女人更要能「顧內兼顧外」、「老而不休」,才能維持一家溫飽。她們的持家技巧,也是謀生技能。不論是煮食、製酒、醃製食品、種植耕作,樣樣皆通。可惜,這些女性技能卻鮮少被記錄、流傳下來。

由於性別刻板印象,女性的專業廚藝往往被排除,而男性的廚藝卻輕易被肯定。Photo by Sasha•Instagram.com/sanfrancisco on Unsplash

話說回來,在講究專業的就業市場中,女人的持家技藝如何被評定、認證?例如廚藝,煮了一輩子飯的阿嬤,餵飽多少家人、親朋好友,烹調出多少讓人讚不絕口的美食,註定拿不到任何美食評比的一顆星。終其一代,她的美名就結束了。除非她也有個好女兒叫王宣一,在《國宴與家宴》上緬懷其廚藝,為其留名。沒有受過教育的阿嬤,也無法像傅培梅出版食譜,聲名大振。或者像近幾個月,「快樂嬤食堂」系列影片在網路上大受歡迎,但有多少年長女性能因為有位貼心的孫女而留下這些影像呢?要以價格評定嗎?女人在家煮食是家務勞動,是無價的付出,講白了是無酬的。在街頭巷尾經營的小吃店,要講究物美價廉,一餐上千上萬,都是不可能的。

要論年資嗎?早年女性廚藝的傳遞,不靠文字,不靠證照,靠身體力行。展示的空間不是電視、不是網路,而是廚房。那時的廚房沒有空調、沒有現代的電器設備。調味完全憑感覺,沒有大中小茶匙可以衡量。多少的女性忍受燠熱的環境,站在母親身邊記下一樣一樣的菜色,煮出無數的日常三餐。她們的資歷絕不短於那些到餐廳當幾年學徒出師的主廚,同樣必須面對不同的需求,加以應變,像是對孩子的營養考量、對丈夫的口味考量、長輩的咀嚼能力、遠道而來的親戚朋友飲食偏好,甚至是家裡雇工食量等等。但是這些資歷無法放在求職履歷上,應聘餐廳廚師。當廚藝精湛的女性想從「煮內」轉移到「煮外」時,第一道求職門檻就跨不進去了。

更有趣的是,有人認為廚房是得搬動重物,拿炒鍋、用大鍋燉湯的體力活,女性可能在用鍋爐、刀刃的過程中受傷,弄得油頭垢面,所以不適合進廚房工作(見 女生當廚師,容易嗎?)。不過,當女人長年在家中廚房,俐落地料理三餐,逢年過節整辦祭祀菜餚及酒席,外加吸油煙時,卻從沒有人提出這樣的質疑。父權體制裡性別權力運作之奧妙,在於能夠合理剝削女性的勞動力,必要時也能忽視女性的貢獻。女人在家裡下廚,是生活,是理所當然的勞動,天天做也無妨;男人在家裡下廚,是興趣、是體貼愛妻的表現,偶一為之,驚天動地。因此到了職場,性別刻板印象順利將女性排除,男性特質足以讓他成為專業的代表,登上廚師寶座。既然大多數的女廚師都被排除了,也難怪女性名廚寥寥無幾了(見 細數十大人氣名廚!米其林三星認證台灣名廚排名第五)。

(作者為婦女新知基金會董事)

觀看次數: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