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子景/#MeToo聲再大,也沒有房思琪的衝擊大~回應〈誰來打破沈默 #MeToo運動的華人圈效應〉

by 高子景

這個提問「誰來打破沈默 #MeToo運動的華人圈效應」,將我的記憶帶回到去年(2017)的4月與5月。當時,一本自傳性小說露骨地寫出肌膚之侵、心靈之害。作者將不堪的感情挫敗場景轉化成尖銳的父權文化批評之作。小說作者多年精神疾病纏身,將最重要的書籍出版工作完成之後,選擇離世。之後,我的社交圈裡餘震不斷,女性朋友開始分享自己與別人被性侵害與性騷擾的經驗,我自己也和父親在某頓早餐閒聊時,很流暢地透露自己5歲與10歲時的性侵險境,向這位男性家長證明性侵害有多麼地靠近每個人、每個家庭,包括他自己的家庭。

美國洛杉磯WomensMarch一群女孩手持標語。Photo by Nicole Adams on Unsplash

回應這個提問,華人華語圈裡對於#MeToo之冷淡,之於我,不是一個立即有觸動效果的命題,因為「房思琪」在去年已經衝破了部分人的文化圍牆,產生所謂的受害者培力效應──幫助自己與社群的受害者無畏社會的污名與凝視以及自己心裡的壓力,透過受害主體的訴說,指陳加害者以及共犯的社會文化。故,與其反問台灣婦運裡為何沒有呼應遠方的受害標籤#MeToo或是訴求落實人權保護的#WomensMarch,何不藉由國際輿論所創造的議題空間,重提「房思琪」事件,提醒台灣社會什麼是性侵害與性騷擾受害者培力,再反思或清點從去年4月到現在關於性侵、性騷擾的具體事件與相關議題發展。

社會文化轉變機會的來處常常不是一個事件或一個標籤,而是一波波由當地的人事物所帶動起來的情勢。#MeToo標籤建立之前幾年,美國不同產業的受害女性連續公開陳述自己公司裡不利於女性發展的工作環境,例如Uber公司(見 Uber調查性騷擾案件 )、福斯新聞(見 涉性騷擾主播被解僱)以及美國總統等職場性騷擾問題(見 三名婦女籲國會調查川普性騷擾),然後是好萊塢的性侵風雨。在台灣,「房思琪」事件引起的多人同時訴說受害經驗是我從未想過會發生的情形,自己小時候被親戚性騷擾的經驗也從未向家人提出。「房思琪」的悲劇勾起了許多人的同情與同理心,這比好萊塢女明星們的遭遇更貼近台灣社會族群的集體傷痛經驗。

事件不遠,有功未殆。台灣性侵害與工作性騷擾的問題如何能夠突破而有更廣泛的發展,社會運動家綜觀國外事件與國內發展脈絡之後,還是要回到當地人群裡,站在人的後方與心中,從自己社會裡的事件來分析或說明,從中找出比較有效的運動策略。

(作者:高子景。嗜讀各種英文媒體,曾在泰國擔任中英文同步口譯工作)

觀看次數: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