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 2018 維基百科「藝術+女性主義」一日編輯松

by 秦季芳

從人類的歷史觀察,無論在哪個年代或是所在的區域或社群,知識與經驗的累積及傳承帶來力量,也促成許多的改變。不同時代與地方,專業知識的殿堂,常常將女人拒於門外,而學習資源與機會,也常對女性築起高牆。例如,距今不到10年的2009年初,中亞的塔利班頒布禁令禁止女孩上學,並炸毀一百多所女子學校;2012年更發生在巴基斯坦鼓吹女孩就學權利數年的15歲女孩馬拉拉,遭到槍擊並險些喪命。劫後餘生的她,終獲得諾貝爾和平奬的肯定,她的自傳,卻被巴基斯坦私校聯盟查禁。女人的學習知識及傳播所學之路,竟如此坎坷、處處受到壓迫。

2018「藝術+女性主義」編輯松活動合影。女人迷攝影、團團提供

相對於那樣惡劣的處境,生活在台灣的女性幸福多了。根據內政部所作15歲以上人口教育程度的統計中,小學以下比例雖然逐年降低,但教育程度是小學、自修及不識字的性別比例上,仍以女性居多,以2017年文盲人口有247,645人為例,男性為24,114人,女性則高達223,531人,反過來愈高階的知識層級、研究所以上,男多女少的現象卻愈嚴重。

因此,擁有開放知識、自由分享精神的維基百科,為渴求知識的人打開了一扇窗戶,只要有簡單的上網及電腦設備,就有機會在維基裡一窺許多知識性的條目。並且不限學歷、身處各地的人,能以志工身分投入條目的編輯協作,貢獻自身所學;想要獲取知識的人,也可在由數百種語言、上百萬頁文章條目組成的維基百科龐大資訊寶庫中,覓得不少資訊。正因為它的自由及尚在發展,也有許多錯誤的嘗試,需要人投入撰寫、編輯及校正等工作。在現實世界,維基百科內寫作的網路社群只有9%女性參與,而男性編者的平均編輯次數,是女性編者的兩倍。在許多有傑出貢獻的女性傳記與女性關注的知識領域、性別平等議題等相關條目仍相對偏少、處於邊緣,使維基百科對女性而言,是仍待開發的知識荒漠。

台灣維基媒體協會(簡稱維基)近年努力推廣各界的投入外,更特別舉辦了女性主義相關主題的年度編輯松活動。去年及今年的主題都是「藝術+女性主義」,作為維基的使用者,我也有幸連續二年都參與其中。

2018年3月24日當天,活動場所在「女人迷」,裡面的佈置舒適怡人。我與同事昭媛(曾昭媛)一起報了名。編輯松的時間內可以彈性且自由地進行,並提供了友善的托育服務。我進門時先做入場登記,提交維基帳號,以便結束時工作人員可以進行即時成果統計。看到許多人早已佔據一角,認真專注地翻著文獻、思索著如何編寫條目。我與先前參與女性維基人聚會「薇姬的房間」認識的夥伴輕鬆地打完招呼,聊天片刻後,才投入寫作的行列。誰說凝聚與書寫知識的活動,一定會很嚴肅無趣呢?當天的氛圍,正顯示學習新知與付出自我的智識,是如此自由美好的事。


(藝術+女性主義編輯松|Art+ Feminism Editathon |女人迷)

雖然編輯維基百科的條目,需要學習一些語法及技巧,在講師及資深維基人夥伴的說明及協助下,許多人都能迅速地進入狀況,認真地編寫起來。黃昏倏忽而至,大家被招呼吃著簡單美味的晚餐,也開始進行編輯松尾聲的節目,我和昭媛都有達標(條目內容增添超過3,000位元組、有標註可靠參考來源,並基本上合乎維基百科規定格式),獲得主辦單位提供的WikiWomen紀念T恤。

主辦單位維基、女人迷及女科技人協會理事長,各自簡短發表感言,陸續也有參與者上台述說活動的心得。應主持人點名,我也上台做了簡單的分享。在婦女新知基金會任職四年多從事婦女權益及性別平權的運動以來,深感觀念與知識,是促成改變及推動向前進步的重要助力。然而在女性及性別平等相關知識的可見素材及傳播上,尚需的努力仍然很多。可喜的是,藉著更多人的主動參與及合作,有更多機會讓這些知識可以快速累積以及傳播。

去年,婦女新知也與維基共同合作,針對會內工作人員、志工及實習生等,舉行工作坊,編寫了一些條目。期許未來也繼續推動合作,讓女性及性別平等的相關知識不再冷僻邊緣,並期望藉這些行動與知識,可以具體促成歧視的消除、進而鼓勵更多女性投入及取用知識的寶庫,不再受限、自在悠遊。

(作者為婦女新知基金會秘書長)

延伸閱讀

觀看次數: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