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能繼續享受來自父母的愛,家就不算破碎

by 余瑞庭

一位父親在訪視過程中,問我,我都看不到我小孩,我能怎麼辦,我要做什麼?我才能看到我小孩!

讓孩子能繼續享受來自父母的愛,這個家就不算破碎。Photo by David Brooke Martin on Unsplash

小孩從出生3個月,就被媽媽帶走了,爸爸試過很多方式還是都沒法聯繫上媽媽、看到小孩。小孩2歲開始,雙方不停地在法院爭訟,到目前小孩6歲了,爸爸只能依法院的處分,一個月兩次從北到南的堅持與奔波,只為了與小孩相處4小時,但小孩會面時依舊躲著爸爸,爸爸也不知道該怎麼跟小孩與媽媽好好相處,彼此一直用法院的爭訟來協助處理情感關係與親子關係上的糾葛。

我是助人專業促進協會的社工,我們協會承接監護權的案件已經6年的時間了,看著離婚、酌定親權、親子會面案件,夫妻雙方在離婚的訴訟中面臨著關係的破裂、失落、不滿與憤怒,兩造都認為自己在婚姻關係中是受害者,都想爭一口氣,為自己討份公道,孩子有時候就成了標靶與籌碼,父母想拉攏孩子結盟,一起對抗那不公不義的對方,想透過藏匿孩子、妨礙親子會面等方式,讓對方傷心、難過,只想著「我的孩子」離那個爛人越遠越好,讓我跟「我的孩子」好好過平靜的生活就好!可惜,孩子一直都不是「你的」,是「你們」共同擁有的孩子,有著與雙方無法割捨的親情關係。


(Story of a Broken Home Kid. from Azka)

身為父母,你知道如果孩子在童年裡沒有感受到父母的愛,而是感受到種種的負面經驗,是會對成年時期的身心理健康造成負面影響的嗎?從”Adverse Childhood Experiences” (負面童年經驗),簡稱為ACEs。研究告訴我們,童年創傷與負面經驗會對成年時期的身心理健康造成負面影響,而父母離婚正是其一的負面經驗指標,所以離婚的父母,如何好好的離婚,讓孩子不因父母離婚而被迫選擇某一方,而是父母雙方能「為孩子好」,做出包容與退讓,才是長久之道。網路上曾看過一個插圖(參閱 9歲男孩畫出父母離婚全過程,結尾吐心聲讓人好意外),主角是一位印尼9歲孩子Azka,父母從6歲離婚到現在,他用插圖來告訴全世界,即使父母離婚,即使像外人眼中的破碎家庭,事實上沒有什麼變得破碎,他們不再是對方的丈夫和妻子,卻依然是Azka的爸爸媽媽,讓孩子不因夫妻離婚被迫選邊站,讓孩子能繼續享受來自父母的愛時,這個家就不算是破碎的。

人因跌倒、車禍骨折,復原都需要半年以上的時間,但心理受傷了,又怎麼被關照,怎麼復原,多久才會好呢?離婚對夫妻雙方、對孩子來說,都是一個很大的創傷與變動的事件,我們訪視社工的角色多為進行一次性或短期性的訪視、評估孩子的照顧需求、生活環境、父母雙方的善意程度與照顧能力,對於父母與孩子的心理復原,常有著鞭長莫及之憾,我們今年將重心放在高衝突父母與親子會面,辦理各一場高衝突父母的親職講座與親子會面講座及兩場親子會面團體,協助父母親在高衝突之下,有機會看見孩子的需求,協助非同住方與同住方彼此對話,讓非同住方看見同住方的不安,讓同住方聽懂非同住方看不到孩子的擔憂,提升認知與技巧,協助兩造溝通,讓親子會面更順利,穩定親情維繫,如Azka 所說,孩子享有父母的愛,這個家就不算是破碎的。

報名親職教育團體~親子會面,難!不難!!~親子會面實務操演在這裡

(作者為桃園市助人專業促進協會社工)

延伸閱讀

觀看次數: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