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ID-19疫情下紓困4.0補助、生活心靈指引總整理

by 網氏

4.0紓困方案懶人包

被喻全球防疫模範生的台灣,4月間(2021)因航空公司機組員染疫、防疫旅館混住檢疫機組員及一般旅客混住,產生防疫疑似破口情形,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於5月15日全國陸續提升3級警戒,卻因疫情嚴峻,原訂6月14日結束,二度延至28日;教育部也在5月18日宣布全國大專以下學生停課,再度延長到7月2日暑假。

隨著疫情升溫,不僅立法院於31日火速三讀修正「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防治及紓困振興特別條例」條文,行政院也在6月3日通過紓困4.0特別預算案,包含企業紓困、孩童家庭防疫補貼等,歲出規模為新台幣2,600億元,全數以舉借債務支應,送請立法院審議。行政院相關部會並於6月4日陸續發放紓困補助,網氏整理與妳/你我息息相關的補助一覽表如下(2021.06.07更新):

避免端午連假人潮跨區移動,造成群聚感染,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呼籲民眾以視訊問候代替。取自疾病管制署粉絲頁

另外,勞動部在接受媒體訪問時補充說明

民間製作各項生活需知、勞動權益整理

也有民間人力銀行製作疫情期間請假薪資攻略表,以及中央通訊社(中央社)製作勞動權益懶人包

同時,我們也看到中央社每日更新中央及各縣市政府各項防疫生活注意事項,一起整理在這裡:

防疫心理健康五大招。取自衛生福利部心理及口腔健康司官網

WFH心靈支持整理

2020年一波在家工作(WFH)後,5月15日以後又迎來第二波,伴隨著全國停課措施,社交媒體上陸續出現學童在家線上學習,爸媽陸續出現「崩潰」壓力鍋的現象,也有媽媽自嘲是「WFH+ 小孩課程秘書+餐廳廚師」的生活。

有媒體報導指出,英國艾塞克斯大學的研究團隊發現,學校停課後,媽媽要照顧孩子,又要緊盯孩子的課業,還要在家工作;她們感到孤獨沮喪,出現憂鬱及失眠等問題,甚至覺得自己沒用,但爸爸的精神健康幾乎不受影響。研究作者指出,孤獨感與社會孤立感驟增、與同儕失去聯繫的情況快速增加,這是導致母親精神健康受損的關鍵原因,比被迫加班或失業造成的負面影響更大。(見 孩子停課,媽媽最憂鬱!英國最新研究:母親精神健康嚴重受損,父親幾乎不受影響)《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曾於3月發表研究指出,女性感到分工不均是影響情緒的重要因素,職業婦女多半負擔大多的家務及照顧孩子,疫情期間更放大這不公平的現象。雖然爸爸承擔清潔工作及花時間陪伴孩子,但媽媽做得更多。調查結果也顯示42%父親表示有從事家務,但僅有25%母親表示認同。

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主任葉雅馨建議,女性首先要做的是

  • 主動溝通:把劃分家務的期待明確地表達出來,不要把因做家務事的鬱悶累積在心理,避免怒氣爆發時用語太衝、尖銳或傷人,讓彼此的關係互動變得很糟,在實際家務分擔上反而沒有改善;
  • 其次,要有漸進式的概念:允許男性在家務有進步的空間,從都沒做進展到做一件,例如倒垃圾,再增加收拾碗盤,或洗碗,或修燈、清潔浴室…等),一步一步來,過程中不吝給予正向的回應,用讚美代替挑剔。(見 媽媽別再一人做家事!4招讓你家男人主動做家事
請保持社交距離。Photo by Elizabeth McDaniel on Unsplash

關於防疫期間,身心健康照顧的部分,婦女救援基金會推出「情緒抒發卡」,呼籲大人小孩在家防疫也要照顧情緒,其他也有不少心靈關懷資源可以參考:

還有避免網路假消息影響防疫情緒,隨時查核正確資訊也很重要

同時,台灣女人健康網隨著COVID-19疫情發展,提供相當多疫情與女性相關的資訊,另外,確診產婦在隔離病房剖腹生子事件陸續發生,給予孕產婦的關懷,台灣婦女團體全國聯合會也提供了7個提醒,十分具有參考價值:

 

口罩是基本防疫工具。Photo by Jacek Pobłocki on Unsplash

開拓文教基金會身心障礙者服務資訊網整理防疫資訊,提供給照顧者及被照顧者參考:

在日本政府致贈台灣124萬劑疫苗之際,COVID-19疫情仍尚未緩解,需要全民團結合作、齊心對抗病毒,保持希望及正向能量。網氏編輯團隊在此向廣大的第一線醫護人員及防疫工作者致上最深的敬意與謝意!同島一命,一起加油!

更多COVID-19與性別議題文章:

觀看次數: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