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瞻與評析
- 政治人物不該性別歧視又硬拗- 公共政策的研擬與決策必須有生活經驗為基礎? 
- 2019勞工影展:用故事談性別所面對的勞動處境- 看電影說故事,從性別的角度切入勞動議題,重新檢視我們的生活與職場。 
- 檢察官:我們性教育能不能教小孩說YES- 刑法自1999年修法,自妨害風化罪章翻轉為妨害性自主權的概念,20年來強暴文化改... 
- 台灣與帛琉、諾魯、馬紹爾群島的女力外交筆記- 范雲以婦女權益無任所大使角度觀察,這次隨同蔡英文總統至帛琉、諾魯、馬紹爾群島進行... 
- 跟蹤騷擾已成常見親密關係暴力,跟騷法立法刻不容緩- 跟蹤騷擾已成為常見的親密關係暴力型態,從過去真實生活中的站崗與尾隨等直接監視,已... 
- 748施行法草案逕付二讀後的立院內外攻防- 面對反同陣營不僅耗費巨資報紙廣告宣傳「反同草案」,企圖在本週五委託立委在院會爭取... 
- 離婚夫妻如何從關注自身傷口的眼光轉身看見孩子 社工建議四大修法方向- 農曆春節假期,經常發生未成年子女夾在婚變父母之間左右為難。一段破碎的婚姻,不代表... 
- 2018公投結束,回望飄洋過海來台的美國反同勢力- 本文為《卡麥蓉的錯誤教育指南——以及你所不知的性傾向扭轉治療》一書所寫的推薦序,... 
- 公投後,我在國小教育現場看見一絲亮光- 反對同志教育聲音愈大、話題性愈十足。歐巴桑聯盟成員翁麗淑選後回歸教職,經過一場公... 
- 在分子遺傳領域遇見多元性別:監察院「雙性人人權」糾正案記事- 今年11月衛福部依據監察院糾正案公告了「未成年雙性人之醫療矯正手術共同性建議原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