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別平權教育運動史
在恐懼的表相下–由楊姓受刑人考上大學談起
大學聯考放榜後,二十多名受刑人金榜題名引起媒體及社會熱烈討論。尤其曾是性侵害犯罪...
兩種人的基本權利
關於楊姓受刑人考上台大社會系一事,我有如下的看法:這個事件直接牽涉到兩種人的基本...
當「一個連續強暴犯的假釋」 碰到 「社會的恐懼與責任」
是不是該讓曾經做錯事的人從監牢中走出來?它提供一個機會讓我們的目光掃進社會最黑暗...
「未婚懷孕」的另類選擇
目前社會仍難接受女性未婚懷孕,婦女或是少女未婚懷孕時,週遭的親友往往以道德上的批...
一視同「人」
如果連法務部都不敢為同志婚姻正名,只能遮遮掩掩用合組家庭打混,基本法將無異粉飾人...
搞同志,可以,先退學?
當學校的價值觀老舊僵化,對於某些和學校抱持不同價值的學生而言,無疑就是一種壓迫,...
暴力遠離,別忘113
113是什麼?和我們又有什麼關係?為了保護我們免於性侵害暨家庭暴力的威脅,113...
郎猩、狼心
國內失業率節節攀高,負擔生計的男主人賦閒在家,卻造成家庭暴力案件隨之增長。部分縣...
在失業狂潮中翻滾受暴的女人
在經歷這兩年來台灣社會的政治與經濟巨大的變動之後,許多小老百姓的生活與處境面臨到...
家暴法公布三週年成效不進反退?
家庭暴力防治法(簡稱家暴法)自87年6月公布實施以來,將邁入第四年,相較於前二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