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ID-19疫情年下的性別觀察~2020年度性/別新聞回顧與整理
關懷疫情衝擊下兒少、女性、新住民及多元性別族群的勞動權益及處境,長期照顧工作產生...
【職場勞動篇】職場懷孕歧視不是特例,是女性的日常
婦女新知發現,疫情衝擊下懷孕歧視諮詢電話暴增,于萱期許職場性平友善環境有待落實。
【托育政策篇】發津貼=國家養 or 女人回家吃自己?
小英文總統提出「0-6歲國家養」育兒政策,民團及學者卻擔心,反而造成負面效果。竹...
【北歐經驗 台灣轉化】處處融合多元平等價值於生活的北歐社會
北歐諸國的人民都是國家養?只要有好制度,一切OK?傾聽竹儀解析北歐經驗的關鍵。
台灣婦女健康運動20年
台灣如何走過20年的婦女健康運動?傾聽台女連黃淑英及陳書芳細數小蝦米對抗大鯨魚的...
代孕只是出借子宮?看似利他卻是無情的包裝
提出「利他」及「無償」代孕制度,誰是受惠者?代孕不僅是生殖科技問題,也是社會文化...
非營利幼兒園五年成果與展望:推動托育公共化、促進雙親就業是少子女化唯一解方
經濟全球化削弱男性的養家能力,女性處於勞動與性別交織的困境,少子女問題因而產生。...
把童年還給小孩 建構以人為本的公共托育服務
幼兒教育不是強調漂亮豪華的硬體設施,唯有鼓勵專業人才投入,才能加快公共化托育服務...
以小媽媽為主體的思考
勵馨基金會分享服務懷孕青少女廿週年過程中的省思和學習,以及對小媽媽們的近身觀察與...
她們是母親、是女兒、也是值得被重視的女孩
小羽探索愛與被愛的艱辛歷程,讓我們看見情感教育、家庭溝通、長期陪伴、理解與包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