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兒,何價?

by 流浪小貓咪

最近,不經意地向媽媽透露自己同居的事情。怎料,事情卻演變成一場「母親爭奪女兒戰」!

其實媽媽從我不斷在外交男友的情況,以及從小就不愛演她心中女兒戲碼的經驗裡,老早料到身在外地的我,終有一天會跟別人未婚同居。可是,媽媽卻一直遙望觀察,不敢直問。由於今年寒假我沒有選擇留在香港過新年,引起了各方親戚友人的不滿,並以此來迫問我媽:「你是不是連女兒結婚都不知道啦!」之後,媽媽便開始時常借機試探我的口風和態度。可是,當我不經意地向媽媽說出我同居的狀態時,媽媽竟直接跳過拷問男友背景、身世等戲碼,直接進入她最關心的問題:「你跟別人一起住有何好處?人家會給你家用嗎?」和「那他的父母喜歡你嗎?」

當下,我其實不知道要如何回應媽媽。我只拼命羅列男朋友在我日常生活中照顧我的情況:如買菜、煮飯給我吃、帶我去看醫生等。不過,媽媽對於這些「好處」完全視而不見。掛線後她生氣的對我弟說:「我虧了一個女兒給別人啊!」

掛線後,其實我對我媽的想法越想越不滿。第一,難道在媽媽的眼中,我或一個女生跟男友同住只是為了錢?第二,為何二人同居生活的重點,不是放在對方待我的態度上,而是放在男友「家長們」的身上?第三,更最重要的是,為何我選擇同居不婚是一件虧蝕的事?而這個虧蝕,又是對誰的虧蝕呢?

Photo by Photo Javi
Photo by Photo Javi

正當我重新開始思考為何自己選擇同居不婚時,我媽卻不動聲色地對我進行「突襲」!在我說出我跟男友同居後,我媽請求我爸出面,越洋致電來「遊說」我讓她可以來台灣跟我和男友二人嘗試「共同生活」,而且,他們對於我沒有能力接應媽媽來台的情況更是完全忽略。在「孝順」和「親情」的框架下,媽媽強勢前來「監視」我們二人的生活,已經變成不需取得我和男友的同意。反而,我作為一個女兒,我對他們要求的遲疑和拒絕態度,卻變成是我沒有理解雙親對我關愛的「罪名」。我反問自己:「到底『同居』讓我變成了甚麼東西呀?!」

我把爸媽對我同居的反應,以及自己的無奈處境貼在臉書的狀態列上。本來,我以為這種無聊的抱怨應該不會有人理會,怎料留言一出隨即便湧入大量朋友的留言。雖然有些朋友頗認同我爸媽對我的關心,但有更多的朋友是支持我以堅持同居的姿態,來讓父母明白現實社會的開放和他們的女兒老早改變的事實。有一位朋友更留言跟我說:「為何你媽沒有想到,她的女兒竟幫她賺了一個帥哥呢?」我並沒有想到,其實有很多人對於同居的態度是非常接納和包容的!

或許,孩子成長的這件事,是一件讓父母們難以接受的「事實」。不過,透過嫁娶,父母們也許可以透過一場儀式來接受這個「事實」!可是,跟男友同居的女兒,好像就無法以「我們的女兒成人了」的態度來對待。這樣的女兒彷彿變成一種怪異的生物——一個既是我們家的,但又不是我們家的「東西」。

其實,社會的發展讓這一代的女性獲得了更多的經濟和移動的自主性。同時,也讓她們有更多的條件和方法來讓自己成長。於是,我已經不需要如我母親當年般,只能透過「婚姻」來合理自己的離家欲望,和以此來讓自己經歷成長。因為,我在同居的真實生活裡頭理解到:同居,也許是一個女性如何在親密關係裡貼近他人時,仍能維持自己的自主性的一場重要實踐活動!而同居的價值,絕不是經濟或姻親政治裡的價錢問題;又或者是家裡是否少了一件「東西」的問題。同居的真正價值是在於一個女性如何透過爭取與另一個人相處的過程中,學會為自己的生命選擇、負責的重要歷程。

或許,我要更用力的讓父母們知道,「同居」,不但沒有讓父母失去,或虧損了一個女兒。反而,我正在每天的生活實踐中,貼心和孝順地為他們的女兒「增值」著呢!

想瀏覽更多流浪小貓咪文章:

觀看次數:

2 Comments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