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紀育幼扶老願景:塑造人們互相認同、彼此連結
by 劉毓秀
新世紀頭兩個十年,不知不覺過去了。現在,人們大約看清楚了新世紀的本質是什麼:氣候變遷,人口老化,讓人深刻意識到自然資源、人力物力資源,都是有限的。底下談台灣的人口困境,以及婉如互助系統可以做什麼。
台灣的人口困境
去年發生一項人們耳熟能詳的台灣人口大事:人口總數開始溜滑梯,使兒少、青壯人數持續減少,而高齡、超高齡人數不斷上升,形成人口金字塔的反轉。 由1975年底寬(兒少比例高)頭尖(高齡人口比例極低)的正三角形(下圖藍色曲線所示),在短短的45年間,變成現在(2020年,下圖淺紫色部分)的中廣身材,這時正是工作年齡人口佔比最高的年代。可以說,我們目前所享受的豐裕,是前人種樹的成果(上個世紀最後二十五年間台灣生育率為2.8至1.7之間)。
但好景不常,以總生育率(即每位女性一輩子所生子女數)1.2推計(按:此數字高於實況,2004年至今台灣生育率徘徊於1.1上下),50年後(2070年)人口圖像將丕變,成為頭重(高齡人口比例很高)腳輕(兒少、青年比例很低)的模樣,工作年齡人口將只剩現在的一半!(見下圖)
上述二圖最能幫助國人了解問題的嚴重性;救生育率必須跟時間賽跑。婉如互助系統20年來師法北歐瑞典、丹麥等國制度,持續研發服務老人和小孩的方案,並進行政策倡議。在這20年間,我們近距離陪著台灣社會/家庭邁入低生育率和高齡化。如此,對於生育和高齡,及其相關問題,婉如團隊長期以來握有來自第一線的廣面經驗和知識。我們願意以此協助台灣解決這方面的困境。
婉如倡議將家事導入長照2.0居家照顧項目
關於高齡化對策,首先,我們的倡議引導長照2.0把家事納入居家照顧服務項目(在那之前居照服務限於失能者的身體照顧),讓長照較為貼近家庭的需求。
如今,眼看著超高齡時代就要來臨,我們意識到有需要敦促國人效法北歐:因為福利做得好、人民高壽而最早經驗人口老化的北歐國家,因應高齡化的策略除了做好長照服務之外,更重要的措施是提升高齡者的健康管理及生活自理,追求臨終前臥床兩週。台灣步入高齡化、超高齡化的時間非常短促,因此特別需要以積極、樂觀的態度接納「高齡者生活自理」,並追求「臨終前臥床兩週」。婉如互助系統過去20年間服務的對象,很多已經步入八十、九十高齡,我們效法北歐經驗,支持這些高齡者繼續過生活自理的日子。我們相信,這種「自在老、輕鬆顧」的模式,能夠增進長者和家人的生活品質,也能緩解社會和家庭的負擔。
但我們了解,高齡化需要「頭痛醫腳」,唯有良性生育政策才是治本之道。
推動完備的良性生育政策
什麼是良性生育政策?簡言之,就是要讓所有育齡國民(尤其是母親)能夠兼顧生育和就業(因為光靠一份薪水是無法養兩個小孩的,因而無助於打破超低生育率),並讓所有小孩自幼能有良好的成長環境。這在台灣意味著:
- 有完備的公共托育和教育,家庭和職場也力行性別平等,讓育兒女性享有經濟獨立與自我實現,
- 破除「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點上」的惡性競爭教育,所有父母一起放下干戈,化為玉帛,一舉掀開育兒壓力鍋,允許小孩重新享有童年、無猜的同伴、適性的教育。
過去20年間,婉如基金會聯合其他社運團體及執政者,完成了保母、幼兒園、國小課後照顧公共化的基礎架構,往後將持續推廣,使之普及。除此之外,家庭和職場的性別平等、育兒文化的革新,將是我們下一步將努力以赴的目標。
以上北歐模式育幼扶老制度的台灣轉化,訣竅在於擴大「利己」和「利他」的重疊面,讓兩者接近於互相等同,以此塑造人們的互相認同、彼此連結。我們熱忱邀請大家一起加入我們的行列。
(作者為彭婉如文教基金會董事長,轉載自《相遇婉如照顧網2019~2020》年刊,本文原標題「利己=利他:新世紀育幼扶老願景」)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