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創傷與復原之路
吳可煕、趙為及蔡佩珊母子從性創傷遭遇、復原之路等暢談多面向的生命經驗。
靜靜的傾聽就是一份溫柔的回應~訪吳可熙談性創傷
吳可煕從《灼人秘密》個人創作劇本談起,如何理解性創傷及走向復原的歷程。
復原的第一步是去看見創傷~訪趙為談設計專業訴說性暴力故事
接受現代婦女基金會邀請,趙為暢談以設計專業投入防治性暴力倡議的故事。
打破處女膜情結,婦團徵名活動開跑
台灣女人連線發起「處女膜」、「惡露」徵名活動,期待正向看待女性的身體。
享受?性侵?走過這段理解自我的旅程
A 開始慢慢談10年前、半年前的性創傷事件,從極度不了解自己到比較清楚了自己的一...
機構內社工、心理與法律跨專業合作模式的實踐與願景
燦槐整理桃園市助人專業促進協會如何落實跨專業服務合作模式與未竟之事。
迪佛斯/離婚,是因為不做愛?
「性生活不協調」經常是離婚的原因,問題真是如此?迪佛斯引用美國婚姻治療師沛瑞爾的...
【司法改革篇】Deepfake事件延燒全台 盡速立專法保障人民權益
Deepfake事件延燒全台,聖家解析,儘管法務部著手修訂刑法相關條文,仍無法立...
台灣一起關注 #彭帥在哪裡
作為落實性別平權的亞洲先鋒國家台灣,對於任何女性遭受權勢性侵的壓迫,不能坐視不管
關注跟蹤騷擾多元樣態
展現民間、警政、衛福、檢察與司法系統的網絡合作,保護被害人權,捍衛生命尊嚴的臺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