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少網路性誘拐比例高 數位時代家長的新挑戰
寒假期間,兒少上網安全備受關注,怡瑾、芳芹、寧逸從實務經驗分享因應之道。
從林于仙事件看權勢性侵及性侵者共犯結構
有一個女孩以死揭露真相。那個女孩叫林于仙,她期待浮出的真相是什麼?
家暴法施行21週年 六大保障不足待改善
1999年6月,台灣成為亞洲第一個施行家暴法的國家。法令上路21年來,歷經6次修...
正視默許職場性騷擾的企業風氣
近二年現代婦女基金會從提供性騷擾諮詢中發現,職場性騷擾占了近4成,9成以上被害人...
兒少性侵害防治新觀點
分享《兒少性侵害防治新觀點》出版動機與內容,同時看見孩子擁有自我復原的強大力量。
尊重,不是一種選擇~與孩子談談「重要」的事
2018年每37分鐘就有一個性侵通報案,18歲以下受害者佔62%,熟人性侵逾九成...
陪伴中看見受性侵孩子走向復原的強大力量
佩耘分享一路陪伴受同儕性侵的小易,共同經驗一段不算短的關係建立、信任與修復期的歷...
我是,性,騷擾者
與「我們與平權」組織合作,選錄三篇《我們的故事》訪談個人在性騷擾事件的反思
到底是不是性騷擾,取決於這個人的性觀念
途尚鉅細靡遺地訴說性騷擾與性探索來來回回反思的成長之路。
性騷擾成了我探索性向的開始
大眾運輸工具潛藏性的互動及騷擾暴力,常寧既享受又隱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