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別平權教育運動史
要家「抱」,不要家暴
去年,流行界的小天王唱了一首與家暴有關的歌曲,當中描述著不少家庭暴力所出現的場景...
性侵害女童案餘波盪漾
轟動一時、驚動武林的嚴姓女童性侵害案件,因學校老師發現學生出現怪異行為,疑似家庭...
請媒體工作者不要拿受虐兒的傷痛作文章
農曆春節期間,桃園地區傳出母親凌虐三歲女兒的家暴事件,目睹電子媒體記者拿著麥克風...
台灣人的新婚姻觀
隨著新台灣媳婦(外籍新娘)來台人數日益攀升,「買賣式婚姻」已是台灣男人擇偶的選擇...
大老婆不害怕,脫產保全有保障
立法院日前終於三讀通過民事訴訟法修正案,增訂所謂的脫產保全措施。讓外遇的男方無法...
婦幼醫院性騷擾案曝光,誰該負責?
由於主管機關的疏忽,媒體的八卦文化,讓無辜的性騷擾申訴者曝光,致使雙方個人及家人...
家務分工,價值重建
根據研究顯示,大多數已婚男士每週花在料理家務、照顧子女及管帳理財方面的時間平均不...
在新聞中「看到」與「看不到」的?
新莊嚴姓女童性侵害案隨著女童即將返家逐漸平息,可是媒體噬血式的曝露女童及家屬隱私...
噓聲與叫囂之後-談社工專業的兩難
曾幾何時,「社會工作者」這個弱勢團體的維護者,成了媒體筆下破壞他人家庭完整性的破...
對「專業傲慢」的省思
兒童在這個社會始終處於最弱勢的地位,他們沒有權力也沒有資源為自己發聲,因此,在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