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的我們
在大疫之年,課程中斷的情形下,孩子如何持續學習?
COVID-19肆虐下,婉如互助系統持續撐住二度就業女性
彭婉如基金會協助婦女就業機制:簽訂三方契約,疫情嚴峻仍給付家管員 1/3 薪資。
黃盆阿媽的產婆人生
從小被父母送人當養女,走過丈夫反對、二戰前後歲月,黃盆堅持要有自己的助產事業。
林綠紅/鐳女孩:閃亮女孩改變世界的故事
鐳女孩們的犧牲及集體戰,不僅讓輻射對人體影響的研究有了起步,同時開啟職災制度新的...
工時彈性、收入穩定……投入清潔合作社,新住民視他鄉為故鄉
「合作班,連四方/日久他鄉是故鄉」,唱出高雄芥菜種會新住民姊妹投入清潔合作社的寫...
張瓊齡/肯納親子打造快樂叢林
為了讓肯納青年習慣親近土地,肯納園社企夥伴和志工們聯手打造「肯納快樂叢林」,且透...
後疫情時代的性別觀察~2021年度性/別新聞回顧與整理
在料峭春寒的此刻,我們精選9大議題、10篇文章,一起回顧與整理2021年度性/別...
【職場勞動篇】疫情下,職場制度彈性不足,勞工難與疫共存
台灣職場因應變化的彈性不足,例如現行的各類型照顧假,對勞工來說最大的問題是「無薪...
【新移民篇】 疫情下,新住民婦女努力彌補經濟缺口
一堂剪髮課,看似只是在學一項技能,卻悄悄的讓新住民媽媽看見那個為了家庭而長年忽視...
台灣的育嬰假制度如何加速改革,跟上國際腳步?
有沒有想過育嬰假可化整為零、以「小時」請領?讓喬鈴與我們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