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蘭孩童的必修才藝班──游泳
by 黃淑怡
筆者在進行博士論文的研究主題「移民與女性」訪談過程中,總是聽到來自大陸或台灣的母親告訴我,她們很慶幸自己的小孩生長在荷蘭,不用去面對大陸或台灣恐怖的補習文化和升學壓力。一位來自台灣的媽媽和我分享,她第一次帶七歲大的孩子Alan(化名)回台灣去拜訪姐姐,正巧姐姐的小孩放學回家,Alan不加思索的問她姐姐是不是也跟她們一樣剛下飛機,否則為何帶著登機箱?那個被荷蘭小孩視為登機箱的物品,其實是台灣小孩的書包,裡頭有滿滿的課本,因為太重背在肩上怕影響發育,所以設計成有滾輪的拉桿箱造型。
在台灣似乎沒有人會把學生的書包誤認為登機箱,但對於一個荷蘭長大的小孩,在學校,沒有人會拉著「登機箱」書包上學。原因在於荷蘭的小孩直到上到國中階段才開始有回家作業,許多小孩的書包裡除了午餐,和文具之外,鮮少有課本。三點半就下課,去同學家玩或去參加社團活動,直到晚餐時間才回家。於是我很好奇的問,難道荷蘭人都不會讓小孩去上才藝班嗎?這位媽媽想了一想,才告訴我,答案是 「游泳」。當家中有小孩開始上小學 ,左鄰右舍或其他家長們打招呼或閒聊時就會問,「你家小孩去上游泳課了嗎」?
荷蘭游泳教育協會(Zwem Onderwijs Nederland, 簡稱ZON)建議,小孩學游泳最適當的年紀為4歲半,理由有四: 第一,此時孩童已有半年團體生活的經驗,比較能適應團體的游泳課程﹔第二,孩童已能了解並聽從老師的指示﹔第三,孩童已有在學校上體育課的基本訓練﹔第四,多數的荷蘭孩童在四歲半時已學會如何騎腳踏車,手腳協調度較高。
為何游泳會成為荷蘭的全民運動﹖理由和荷蘭的居住環境高度相關。與其說是必上的「才藝」,不如說是必備的「技能」。荷蘭的國土有五分之一在海平面以下,另有五分之一是填海造陸而來。為了與北海搏鬥,境內大小運河貫穿,且重視自然生態與景觀的思維下,無論河川或運河兩旁顯少設置欄杆,生活在荷蘭可說是被水包圍,游泳自然成為一個夏日重要的休閒活動,當然意外落水也很可能發生在日常生活中。
因此在荷蘭若要取得游泳證照,考試的項目也相當的務實,基本思維是不僅要能學會游泳這項技能,還可以在實際發生意外時經由平常的訓練,不驚慌,從容應對。因此即便是最普遍的A證照 也必須要模擬日常戲水或落水意外的狀況,考試的規定與標準分為穿衣情境與穿著泳衣情境,必須兩項考試都通過,才能得到證照。考試的項目如下:
1. 穿衣情境:
a. 應試者穿著衣服,包含泳衣、短袖T桖、襪子、短褲、溯溪鞋 ﹔
b. 在水中步行15秒﹔
c. 25公尺蛙式去,25公尺仰式回。
2. 穿著泳衣情境:
a. 應試者在結束穿衣情境考試後,穿上泳衣,憋氣潛水3公尺﹔
b. 在不碰觸岸邊休息的情形下,50公尺蛙式去,50公尺仰式回﹔
c. 水中漂浮10秒,當中有5秒必須完成腹部朝上,臉部在水面下﹔
d. 從水下開始,20公尺自由式來回。
e. 跳水後,在水面下潛水憋氣1分鐘
大部分的荷蘭孩童,在10歲之前,都可以通過A級考試。我問Alan的媽媽為何非得要穿著普通衣物考試? 她笑著說:「因為通常意外落水時,你是穿著普通衣服的阿?比較少情況是穿著泳衣意外落水吧。」此時,我又再次見識到荷蘭民族性務實的一面,從小訓練成長環境生存之道,並教授與模擬真實情境下的游泳技能,也間接傳遞了碰到危急狀況,在等待他人救援之前,你必須自救的道理。
參考資料:
- 荷蘭游泳教育協會Zwem Onderwijs Nederland
想閱讀淑怡更多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