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乎「理想父親特質」絮語

by 張瓊齡

直到2011年秋天,我進入《親密是教養的起點》這本書的書寫工程,才發現自己還真的完全不曾稍稍思考過,究竟一個「理想的」父親,應該具有怎樣的特質。

縱然,我從13歲開始,至少有20多年反反覆覆地思考著,到底婚姻、到底結婚生子是不是人生必經之路,終究,我還是沒有真的在這條路上繼續往下走的宿命,沒能真正進入為人父母的實境,於是也就無從具像化一個父親或者母親該有的樣子。

前陣子抽空讀了一本這一兩年相當暢銷、父親寫給女兒的親子書。

作者是我相當欣賞的一個作家,縱然還不至於到凡是他的著作都必讀,但每次只要讀他的書,總是不會讓我失望。

這本親子書讀起來,充份感受到他身為父親的幸福與細緻,不時見到字字珠璣,的確已經是一個忙碌的知識份子父親,所能夠給出相當好的陪伴與教養,也看得出他的投入與付出。

然而,在閱讀的過程中,卻沒有冒出想成為這樣的父親的女兒的念頭。

我還是只想繼續當他的讀者就好,甚至沒有想到現場聽他演講的衝動(似乎,許多他的演講或者授課內容,最後也都會集結成書),也沒因此想要設法認識他。

我明明從二十多歲就開始讀他的書了,到目前還是覺得可以繼續讀他的書,也一直覺得他超厲害的,博學到幾乎人文、藝術、政治、社會科學的領域,幾乎什麼題目都能寫了吧!

怎麼,在讀了幾乎是最涉及他個人隱私的書,他的筆調在這本書也格外感性與軟性,卻還是覺得跟讀他其他論述性質的書感覺差不多,依然是獲得知性的樂趣。

可見,並不是筆調和語氣的問題。

可見,我心目中的理想父親,還有其他的要素。

回到《親密是教養的起點》這本書。

這是我和一位13歲就想當父親、將近50歲的男人,花了九個月的時間,合力完成的作品。

決定一起寫書前,我們完全不認識彼此,相識一個月後,就展開這項記憶回溯之旅。事實上是這位父親的心靈旅程,而我只是讓他的思惟和語句在轉化為文字的過程中,盡可能不失真、盡可能閱讀文字如見其人。

每週一次的訪談,總在他家中進行,有時他的妻子參與,但大多數時候,就是我們兩個對談,或者說,是他的獨白較多。雖然是獨白,卻需要懂得的聆聽者,哪怕只有一人。

Spring. Photo by morning_rumtea

九個月的時間,差不多就是孕育一個真實的baby的時間,實在漫長,我經常耐受不住,必須不時地在Facebook做分享,從許多人的「讚」聲中,獲得繼續獨自面對文字的力量。

從即時的回饋中,發現不只是我越發覺得當這個男人的女兒好好,來按讚的朋友也不乏想當他女兒的人,就連應老師的妻子都說,假如還有下輩子、可以做選擇的話,最想當的是他的女兒。

到底是什麼元素,會讓人不斷冒出想當他女兒(不是情人、不是妻子、不是其他任何角色)的這種想望?

儘管在訪談過程中,我已得知這個22歲結婚、23歲半就當爸爸的人,曾經是很毛燥的、過於嚴厲的、甚至於會管教過當、過於神經質的、嚴重時曾經365天都氣喘的。

儘管我都已經知道,他們家是連夫妻打架都不避諱、也對孩子體罰、寧可吵架說出真心話也不粉飾太平、絕不總是一派和氣的。

儘管我也知道,這對夫妻對於原生家庭並不感到滿意,甚至有太多源自於原生家庭的負面因素,在在有可能成為他們建構美好家庭的重重阻礙。

但即使都明白了這些,卻還抑制不了願意成為這樣的父親的女兒,那麼我不免大膽設想,這位父親恐怕是有掌握到「理想」父親的某些本質吧!

首先,他的孩子必然是在他衷心期盼下來到世上的,那緣自於一個十三歲少年,想透過為人父、實現人際之間「無條件相信」的渴慕。

做為他的孩子,並非為了彌補他的缺憾、完成他的夢想、洗刷他的屈辱、挽救他的自尊、提高他的自信而活在這世上,孩子在他的悉心呵護下,不免受到他的強力影響,但終究還是要順著他們自己的本性而活。親子之間不是犧牲與成全的關係,而是一起在這樣的過程中,都朝著各自成為「更完整的自己」而歷經蛻變。

做為一個父親,他極力呵護的是孩子的天性不至於在與社會交涉的過程中被消磨掉,確信孩子們保有並持續激發精神力;同時,他又透過持續十年給予孩子意志力的鍛練,讓他們足以在面對逆境、面對無道理可言的外在環境下,仍能不受情緒干擾,不失去理性判斷的分寸。

做為一個父親,撇開了必要的疏導與管教的時候,他絕大多數時間則是完全和孩子親密,絕不在孩子還需要的時候離棄他們,也不在孩子們該獨立的時候,還互相拉扯、糾纏住彼此的生命。

他長養孩子們內在的勇氣,包括面對危難的不驚,包括不畏強權始終說真話,包括勇於投身以呼應大自然的召喚,包括追求真正的心願與實踐夢想。

他關照孩子們的睡眠,讓睡眠不是例行公事,而是孩子自己天天可掌握的身心自我療癒機制。

即使先天體質孱弱的他,不但養出健康的孩子,他讓孩子體會到「健康是自己的責任」的方式不是藉由口頭的告誡,而是從小就充份經歷從不適到恢復健康的過程,充分知道唯有健康才能讓所有的快樂達到極致,於是自然會維護健康不需叨念。

他讓孩子從小盡可能去體驗到各種極致的經驗,因此孩子不會有需欲不滿的狀況,也從不需要拐彎抹角表達自己的需求和心願。

他充分知道,親自完成與落實自己的夢想,對於邁向獨立中的孩子是多麼巨大的鼓舞與無可替代的滿足,他懂得適時hold住為人父母想為孩子代勞的衝動或慣性。

最後,當孩子進入青少年期,他透過漸進式地放手,終於讓孩子昂然經濟獨立於父母,掌控和索求皆無從附身,親子成為各自完整的個體,在人脈與金錢上毫不掛勾之後,所謂「親子互為朋友」乃成為一個具體事實而非廉價的嘴泡。

這樣教養出來的孩子,儘管仍是血肉之軀的地球人,卻已然具備承繼人類偉大精神傳統的格局,也具備開展出前人所無從想像的新境界之潛力。

我在書寫、反覆品味《親密是教養的起點》這本書的過程中,一些關乎「理想父親」的特質,隨著獨白者應志遠的話語,逐漸躍然紙上。

如今書籍出版,展開了它自己的人生,書中用自己的生命真實活過的主角們都將隨著此書的流傳,迎接下一個階段的奇趣人生。

而我,在歷經九個月的煎熬,卸下宛如代理孕母的重任,卻因為知悉了這個家庭太多的軼聞趣事,恍如天上掉下來失散多時的家人。

(作者為台北市內湖社區大學「未來想像與創意人才培育計畫」執行長)

瀏覽更多瓊齡的文章:

觀看次數: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