座標:香港

by 張瓊齡

香港,在我個人的生命史中,有幾個關鍵的座標,無論如何,都必須標記起來。

Hong Kong. Photo by Simon Zhu on Unsplash

1991年,還是大學生,隨台北愛樂牧歌團到香港中文大學演出,第一次出國。當時在入境卡上填寫著國籍ROC,但眼睜睜被海關人員當面劃去,草草改上Taiwan,此後,無論到哪個國家去,我都直接寫上Taiwan,不曾再勞煩過海關人員,也不曾再被劃去。

2002年晚春,新婚丈夫心臟病暴斃,想出國散心幾天,想自我證明一個人可以好好地,又不想驚動旁人,香港似乎是首選;初秋成行,只有先夫的僑生摯友陪我走香港,的確某種程度,神不知鬼不覺。那時香港回歸五年,我們在某個鬧街等紅綠燈,身後傳來一陣普通話的喧鬧聲,身旁友人突然露出煩躁的神情,訴說著工資縮水三分之一、房市狂跌但房貸還得照原價付之類的話語。

2006年,跟著參訪團一路走訪了北京、上海、廣州等地的學界與NGO,香港是最後一站。印象最深的兩件事是,香港樂施會行銷部門人員編制占了組織的四分之一,並且薪資公然比其他部門的員工高;再者香港社福聯合會的人事費當時有七成直接來自政府預算,並且完全不必為了核銷找單據做帳。那趟旅行的室友是弘道老人基金會執行長林依瑩,知道我從事公益旅行,她跟我談起醞釀中的「不老騎士」構想,返台後果真付諸實行。

2007年初夏,帶媽媽去旅行的境界終於有勇氣進入到「全程自助行」層次,年滿六十五歲不久的媽媽,對於也能在香港享有公共車船半價優惠感到開心,這趟也是不識字的她,首次自己搭機出國與我會合,對我們母女來說,都意義非凡。

2008年赴雲南公益旅行前夕,參與工業銀行員工自組的讀書會,和一位派駐在香港的代表初識相談甚歡,邀我返程過境務必一敘。為著此約,我逗留香港一晚,只來得及在書店關門前匆匆拎了一本剛出爐的《新愚公移山:十個社會企業創業者的故事》。不料此書主編謝家駒博士(KK),隔年底即和我的中國公益友人余志海─「多背一公斤」發起人合出《公益創業:青年創業與中年轉業的新選擇》一書,我從香港郵購一批新書,在嘉義的獨立書店洪雅書房以此書為主題開講,並將此書銷售所得全數捐助洪雅書房。

在謝博士熱情邀請下,2010年冬季的香港行,則專為第三屆社會企業民間高峰會而去。此行的最大收穫是發現,約莫2006年前後(差不多跟台灣同時期),才在香港引進並從一群有心人組織小型讀書會、創辦News Letter逐漸起步的「社會企業」社群,儼然具有全面推展的架式,除了有人投入創業、有人設立公益創投基金、舉辦創業比賽並媒合金主、創立公益商品購買平台、近來更進入大學甚至高中校園,傳授社會企業課程並舉辦各式工作坊。到了2013年,香港的406個社會企業項目中,有些雖由公益團體開發,但已走上品牌路線,在市場上佔有一席之地,如:新生330,原根基於精障團體,旗下就有20個社企;而「黑暗中對話」,則是引進德國創立了逾二十年的社企品牌,全球首例在香港以全商業運營成功的箇中典範。

2012年夏天,已確定取得教育部資助,台北市內湖社大正式成為第一個推動熟齡社企人才培育計畫的社區大學,特意安排從柬埔寨返程,在香港整整停留十天,透過KK的引介,和幾位具有代表性的社企單位與人物一對一互動。而這趟也是我首次住在移居香港已二十年的表哥自宅。每天從居民樓出出入入,形成小小的行走與作息習慣,感覺隱身在香港人之中,有種生活感。

2013年冬日,有個小小的七人團隊從台灣出發,目的地香港,終於不再是我個人的社企探索、體驗和取經,往後當我說起香港的社企氛圍,在社大圈內總算能有會心微笑之人。

然而,親臨香港之前,遠在1988年,一進入政大哲學系就讀,班上便有三位比我們年長的香港僑生作為同窗,其中兩位以哲學為志業,不若大多數的我們懵懵懂懂。

在中國哲學或者哲學概論的課堂上,我們讀牟宗三、讀勞思光、讀唐君毅的著作;閒書的話,讀董橋、讀西西。近些年則讀讀馬家輝、梁文道、董啟章,以及陳寧。

當年教我們「哲學與文學」的老師其夫婿長期在香港學界任教,偶爾聽她提起香港。我們跟著她讀張愛玲,隨張愛玲的視角,瞥見作為張式文學場景的香港。

(作者為台北市內湖社區大學「未來想像與創意人才培育計畫」執行長)

瀏覽更多瓊齡的文章:

觀看次數: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