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年之交系列】忘年之交要出家

by 張瓊齡

2006年是個分野。

在那之前,提到「忘年之交」,通常指的是比我年長的人,且大都是指向同一位。

Nuns waiting for alms. Photo by Staffan Scherz
Nuns waiting for alms. Photo by Staffan Scherz

首席忘年之交如姊、如母、如師、如友

這位首席忘年之交有個外號叫:「妙女子」。

妙女子是我進社會的第一份工作、第一天上班、第一個開口跟我說話的人。

當時她透露出的感覺像是一個熱心媽媽在叮嚀孩子別忘東忘西之類的氣息。

坦白說,我挺不習慣。從小媽媽忙於工作,平日照顧我們生活起居的奶奶也不多話,陳述太多細節,並非我熟悉的常態。

萬萬想不到,她竟是當年職場同事中,唯一和我一路相交至今,如姊、如母、如師、如友的另類家人。

那時妙女子將近40歲,看上去卻約莫28、9歲,後來同事們互取綽號的時候,一方面覺得她老幹些別人想不到的妙事,在眾女子之間算少見,一方面也覺得她十足的青春永駐,常保少女心。

妙女子素來無大志,以成為賢妻良母為畢生之追求,大學念的是新娘學校、念的也是家政系,壓根沒想過到社會上謀職。我們一票同事得空不時結伴玩耍,時間晚了索性就在妙女子家窩了下來,此時大家就會不約而同衷心感激妙女子的前夫有外遇,讓我們夜不歸營也能萬分自在。

學佛因緣

婚變促使她跟學佛結上因緣。

在親人、朋友眼中素來柔弱與世無爭的妙女子,在為期幾年的婚變中柔腸寸斷,幾近哀毀骨立,友人勸她不妨走出家門透透氣、當志工也好,她則不願只是為殺時間而服務,最後選擇為佛教道場聽寫法師開示錄音帶,期盼自己從中增長智慧、走出困境。幾篇文章整理下來,讓道場的刊物編輯部門驚為天人,延攬她為專職人員。

當編輯部門的編制日漸龐大,大多數同事是因為文字能力符合且採訪工作吸引社會新鮮人,只有妙女子背後有一份對於信仰的追求。即使1995年妙女子離開這個生平唯一的上班族職場,此後不再從事所謂的正規工作,這份信仰上的追求仍不停息,甚至還更加勇於嘗試各種不同的道場與修行方式,足跡也不僅限於台灣。她接觸北傳也親近南傳佛教,舉凡泰國、印度、緬甸的流派都親炙過,也識得密教的喇嘛,曾有一年春節期間,她連打了四個禪七,自覺法喜充滿,孩子則虧她說:「都快成仙了。」

除了在佛法上持續追求累進,在現實面的實踐上,她則是從1995年起,透過與相關團體的合作,長期擔任醫院的安寧志工,並居中協助法師進入全台各醫院擔任臨床宗教師,她個人也在台北幾所社區大學開設關於面對生死的課程,至少陪伴過三百位往生者善終並協助家屬走過悲痛。

早年,忘年之交之所以用功精進,是期望下輩子再來就可以從小出家,在世間弘法。隨著經歷越多,她連這樣的執著都放開了。

泰國剃度新體驗

近來,妙女子將有新體驗。

因台灣屬於北傳佛教,她身邊有三位親近南傳佛教的女性朋友必須到泰國才能受戒出家,原本只是一群朋友要同去觀禮並在泰國旅遊,演變至今的最新版本是:除了三位原本要出家的人,隨行的觀禮者有兩位隨喜剃度,體驗短期出家三個月,妙女子是其中之一。

妙女子興高采烈地跟我說,抵達泰國的第二天就剃度了,接下來她會頂著大光頭和伙伴們從曼谷一路向北到清邁,旅遊十天,最後抵達位於美紅頌(Mae Hong Son)一處與世隔絕的清修道場過生活,三個月後,她將頂著小平頭回到台灣。

妙女子老早想嘗試理光頭,但因為素來不是予人前衛形象,也不想人家以為她是在接受化療,多費唇舌;正好泰國作為佛教國家,短期出家相當平常,人生地不熟,也不至於引人注目,夏日炎炎,頭髮理了好乾脆。而在道場的花費一切隨喜,不會造成經濟負擔。

幾年前妙女子曾在泰國隨著出家人沿路托缽,英文破、泰語更不通,靠著比手畫腳兼畫圖,在泰國道場生活了一個多月,笑話百出,卻樂此不疲。這一回玩更大了,索性剃度,現出家相。妙女子超期待,像要參加夏令營般興奮,親人朋友有的贊助旅費、有的邀她吃飯餞行,只有祝福讚嘆,沒有攔阻與糾結。

忘年之交今年61歲,我倆相交22年以來,始終不改其妙。

我等著洗耳恭聽,三個月後她出家歸來的趣聞與笑料。

(作者為台北市內湖社區大學「未來想像與創意人才培育計畫」執行長)

瀏覽更多瓊齡的文章:

觀看次數: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