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心筠/在多倫多與「遷蝶」相遇:和移民性工作者一同發聲
by 彭心筠
最近認識了「遷蝶(Butterfly,Asian and Migrant Sex Workers Support Network)」,想跟大家介紹一下。
遷蝶是一個為亞洲移民性工作者爭取權益的團體,2014年時在多倫多正式成立,整個團隊裡有許多性工作者、社工、法律相關人員、及健康醫療人員等,一起檢視在北美對於性工作者的壓迫及不平等待遇,找出改變的可能,並培力社群,使力量回到這些性工作者身上,讓她們面對歧視或法律相關問題時,能夠清楚自己的權益,起身反抗。
培力性工作者成為發聲的主體,而非人口販運受害者
遷蝶不僅照顧這些性工作者在工作、健康、法律等方面的問題,大多數這些工作者身為亞洲移民(主要來自中國、台灣、香港),因此身為移民,再加上身份、語言、種族、性別等議題,對於這些工作者的健康或職業/人身安全,都會有很大影響。這些工作者大多在按摩業、或SPA等行業工作,也有一些在旅館、或自宅接受客人,因此,因為工作環境不同,遇到的困難或安全上的考量也有不同。
由於移民的身份,讓這些工作者較難融入加拿大社會,加上一般認為對於亞洲女性總是從事性工作的刻板印象,這些工作者時常遇到警察、移民局、或牌照局人員到現場刁難,因為語言使用的關係,常常無法有力地捍衛自己的權益,因此遷蝶也希望成為一個串連及培力的角色,將相關權益傳遞給這些工作者,讓這些工作者也能為自己說話,保護自己工作的權利。
為什麼遷蝶的工作重要?或者有些人認為,在加拿大性工作不是合法嗎?比起台灣,應該沒有太多問題才是。但事實上,性工作者在加拿大是以「人口販運受害者」被標籤化,因此雖然在加拿大,販賣自己的性服務不違法(除非在公共場合或學校托兒所等附近),但仔細檢查刑法,客人購買或甚至其他同事促成性服務的買賣(例如幫忙打預約電話)卻都是不合法!
這代表政府預設所有性工作者是「受害者」而不是「工作者」,看起來似乎性工作合法,但這個合法化的背後,事實上法律對性工作仍有相當多的限制。加上社會對性工作的歧視,實際上的影響是,這些性工作者在服務客人的時候,仍然遇到許多安全上的疑慮,例如搶劫、施暴、剝削、或者為移民的身份,遭到執法單位的打壓。販賣性本身雖然無罪,但「促成性買賣」變成了她們可能被指控的罪名,因此,性工作仍然成為一件被道德評斷的行為,讓這些工作者在遇到困難時不願張揚,求助無門。
因此,遷蝶相信這些工作者不應該只被視為「受害者」,反而這些工作者是爭取性工作權益的重要一員,讓她們的聲音能被聽見、大眾了解她們的工作及需求,性產業能夠在安全、健康、公平的環境下進行,並且讓她們成為人權推動及性工作合法運動的重要角色,才是最重要的。所以遷蝶提供法律、健康,和移民相關權益的資訊,讓這些工作者能對身邊的資源有足夠的了解,並且能為自己做最好的決定。同時遷蝶也積極地向加拿大社會宣導,還給這些工作者該有的尊嚴和友善的工作環境。
當性成為工作,工作者應受到保障與尊重
性不應該是禁忌的話題,有需求才有供給,當性成為工作的一部分,這些工作者也應該有受到保障和被尊重的權利。
對我來說,能夠遇見遷蝶是一個相當寶貴的經驗,它讓我重新思考,國家的政策和法律是如何影響著人的生活,比較台灣和加拿大經驗的不同,雖然兩者對於性工作的看法和角度不相同,也代表著不同國家有著不同的文化態度,但背後採取行動的觀點,正是這個國家怎麼看待群體、人民、和某些弱勢族群的方式。
加拿大雖然是個多元種族融合和開放的國家,然而加拿大對於性工作者的態度仍然有許多爭議,性工作合法化的背後,整體環境仍然限制著這些工作者討生活的空間。而台灣在2011年修正《社會秩序維護法》後,現況為,除了專區可以進行性工作之外,其餘娼嫖皆罰,但至今仍未有任何專區的出現,因此娼嫖皆罰的現況並沒有改變。更何況專區的概念仍然增加性工作者的污名,同時也忽略這些工作者的職場安全與健康,忽視需求使用者的存在,以及社會階級的議題。考慮種族、性別,階級和其他因素的相互交織,讓我們看見這些工作者的各種處境,讓我們深入的去思考了解究竟政策、國家、和社會如何看待性議題,而這些決定又是如何讓不同的工作者面臨各種不公平的待遇,這些跨國的經驗,值得我們從比較中學習,並將經驗帶回本土調整實踐。
資料來源
- Butterfly (Asian and Migrant Sex Workers Support Network)
- 林依玲(2016)〈「遷蝶」的誕生——讓移徙性工作者在權益運動中發聲〉翻譯自 Lam, E. (2016). The Birth of Butterfly: Bringing Migrant Sex Workers’ Voices into the Justice for Sex Workers Movement. Research for Sex Work.
延伸閱讀
了解更多心筠在加拿大多倫多的職場與生活觀察,文章如下
- 加拿大約克大學學校工會提供全方位的保障
- 當妻妻遇上妻妻:如果同性婚姻合法,我們會有什麼不同?
- 從多倫多同志遊行看見台加同志運動的差異
- 開放自己:多倫多酷兒影展志工經驗
- 同性伴侶在加拿大結婚教戰手冊
- 加拿大安大略省LGBTQ的健康照護
- 我在多倫多的女工人生
- 促進台灣LGBT友善就業環境,可以這麼做
- 從走出台灣:在職場中與多元種族的夥伴互動
- 從多倫多大學生的求職歷程,看台灣的青年失業
- 踏出海外尋職第一步:加拿大多倫多打工度假
- 職涯的下一步,就從生活中開始尋找
- 建立屬於台灣的LGBTQ職涯指南
- 有性別意識的第一線就業服務,從自身做起
- 職場上出不出櫃?從自我盤點做起
- 注意面試小技巧,避免就業歧視
- 透過職訓打破性別侷限
- 「老闆,回不去了嗎?」育嬰假復職的現場觀察
- 多元文化的就業諮詢
- 性別議題,如何納入職涯規畫中?
- 失業男性的壓力與情緒負擔
- 尋找工作的意義:我的更生HIV感染者夥伴
- 還是要迎戰!新一代準媽媽對抗懷孕歧視
- 看見遊民,重新思考「家」的定義
- 我可以做什麼?」中高齡婦女的尋職歷程
- 家庭、事業兩頭燒之求職現狀
- 反思求職中隱含的性別歧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