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一包人間蒸發的小麥種子說起

by 張瓊齡

前兩年,參加某個NGO辦的活動,隨研習手冊附送一小包小麥種子,當時鼓吹種植本土小麥的運動正興起,這包小麥的用意是希望大家可以回去種種看,要不然,就泡一泡水,混到米裡頭煮煮吃掉,也不至於浪費。

豐實的台灣麥穗。Photo by 阿達碼

原本,是用心良苦且有創意的點子,但我恰恰就是那個既沒種也沒吃的那種人,更糟的是,最後完全不知道把種子塞到哪兒去了。一直沒忘記這件事,可見心存罪惡感。

如果,當時送的是已經發了芽、已經是一株小植物的麥芽呢?應該就很難讓它不明不白地人間蒸發,畢竟已經是個生命,再怎麼樣都不可以不管它死活。

N多年前,還住花蓮的時候,參加過一次NGO的義賣園遊會(其實參加過的園遊會並不少,特別記得這場是跟早療有關的)。另外還有一場2010年在台大校園辦的彎腰農民市集。

我在這兩場活動買的其他東西,早就不記得了,但之所以還記得這兩次活動,是因為到最後,我都把身上剩下的一點點錢,買了一盆植物帶回家。

花蓮的那盆是金露華,一回到住處就趕快移植到院子裡,直到我搬離花蓮,都不曾見過它開花,但已經從最初約20公分長到50公分左右。

今年夏天回花蓮,我特意繞到過去的舊居探望,意外發現它還活得好好的,看來有一個十歲孩子高了吧,且終於開出了我過去不曾見過的小紫花。都十多年了呢!當時只花40元,用最後一張園遊券兌換的,萬分值得!

另一盆我叫不出名字的小苗,就養在中和家裡的窗台上,也四年了。有時出國久一點,半個月以上沒澆水竟然也沒死。這盆雖然買貴了點,有些枯枝被我剪掉了,但因為都一直活著,所以就是無價的。

今年三月,我跟著朋友到花蓮湊熱鬧義務插秧,據說是第一次有人用沒印刷過的報紙鋪在田裡(而不是常見的塑膠布),以乾插的方式插秧,每個洞只插一株秧苗,並且每一株的距離約有20公分,這種插法,一般台灣農人不這麼作,聽說只有農改場在做試驗的時候,因為不考慮產值,才這麼插,由於地主把這塊田當實驗田,所以要我們照著作。

一早從台北搭火車過來,忙了半天,終於插好秧的我,心裡幻想著七、八月是不是就可以來收割了?想到夏天即將可以分到一小包自己種的米,有種難以言喻的快樂。等到八月再訪花蓮,才從另外的朋友聽說,因為我們那一片田採用的是「乾插」法,次日一陣大風過來,全都吹掉了,至於下午另一票志工以溼插法的另一片田,則全部存活了下來,地主朋友因為一直不知道怎麼通知我們這噩耗,就拖著不敢聯絡,連我們跟他要插秧當天的照片,也一直都沒給,讓人好生鬱悶。啊!果然是實驗田,果然,即使都已經是秧苗了,在面對存活這件事,仍有那麼多的不可知與真實的考驗!

有些公益團體或者企業想要從事環保行動的時候,常常喜歡舉辦類似種樹的活動,我比較好奇的是,事後有多少人真的會去追查,那些花了錢種下去的小樹、小苗,最後到底存活了多少、多久?

幾年前看過一支紀錄片,主角是一個北歐的年輕人,為了想知道小學時代透過學校集體捐資所種的熱帶雨林,到底有沒有落實,於是從還沒有數位化時代、校方的紙本資料去翻找當年的海外公益團體的行蹤,一路尋尋覓覓,終於在南美的叢林裡找到了當年向全世界募資種樹的那個人,他幾乎過著半野生的生活,久久透過衛星網路跟外界通聯一下,令人欣慰的是,此事儘管成為詐騙事件的風險很大,也從不曾有人事隔十幾二十年真的千山萬水親臨現場來查驗,但是當年輕人進入那片雨林的時候,還真是感人的畫面!

之所以要講那包人間蒸發的小麥種子,講那兩株在園遊會換購的植物,講我今年有心插秧秧不活的慘劇,無非只是在反思,倘若我們真的要透過種樹或者種植任何的植物,來成就環保行為的話,光只是點子好、立意佳,或者只停留在「宣導」的層面而沒有完善考慮到真實的狀況,我認為,那都是對於投入者的一種資源浪費。

當然,許多教育性的工作不能求短期回報,但類似這種,只要規劃與執行的時候可以更為深思就可以有效的行動,沒有理由只讓它停留在「宣導」或「辦活動」的層次;那明明就是把可以做到的事情給做砸了,絕不能自圓其說主辦單位也只是「想要宣導而已」。台灣社會,難道還只是停留在「宣導」這種階段而已嗎?不會吧!

若要種一棵樹或者是植物,請別只是送種子,而期待大家回去能自己種,因為種子實在不太會讓人覺得:這已經是個成型的生命,無論如何都要好好讓它活下去!

若要鼓勵都市人從自家陽台綠化做起,或許入門款會是只要澆水就能活、且在陽台就可以擺放、比較不會死的植物;而行蹤飄忽如我者,也比較不會因為怕把植物種死了,就乾脆一開始選擇不要種。

本文想要傳達的,並不只是關於透過「種樹」、「種植物」所作出的有效環保實踐而已。真正想要提出的,其實是NGO在勉力求存、推動議題的過程中,恐怕得檢視自己推出的行動,究竟能不能真正達標,也是極為必要的。因為,有越來越多原本只是捐助角色的人,早已經開始評估NGO的執行能力,並且,不排除乾脆也跳下來弄個團體自己做,有時仍以NGO的型式,有的也可能走社會企業路線。

(作者為台北市內湖社區大學「未來想像與創意人才培育計畫」執行長)

瀏覽更多瓊齡的文章:

觀看次數: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