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紅玉/從 Hijab、口罩談服飾文化的社會意義

by 梁紅玉

前言:為抗議塔利班政權對女性權利的嚴厲限制,阿富汗女性日前走上街頭,向執政當局要求教育與工作的權利。對此,阿富汗最高領導人,也就是塔利班領袖艾昆薩達(Hibatullah Akhundzada)重申,女性應該待在家裡,同時強調,如果女性要外出,在公共場合必須穿著覆蓋臉部和全身的罩袍[1]。

COVID-19 病毒肆虐全球後,對於台灣人而言,口罩成為個人服飾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今天我想從 Hijab 出發,聊聊服裝文化所承載的社會意義。

服裝除了保暖遮體的物質性功能外,更具有文化溝通上的意義。Photo by Gary Yost on Unsplash

作家張愛玲曾說,人,住在衣服裡,選擇穿什麼衣服,就代表我們想要成為怎樣的人;《透視服裝》(Seeing Through Clothes)一書的作者哈蘭德(Ann Hollander)也提過類似的觀點,說明人們會參考「主流圖像的審美模式」去裝扮自己;流行服飾研究則認為「穿著」其實隱含了「深奧的社會互動理論」,換句話說,服裝除了保暖遮體的物質性功能外,更具有文化溝通上的意義。

拙作《蓋頭掀不掀?台灣穆斯林女子的策略與認同》書中,就曾以伊斯蘭的 hijab(阿拉伯文的音譯,在台灣翻譯作頭巾、俗稱蓋頭;中國大陸則直譯為黑加布,原是指禁露頭髮、身體的遮蓋物,後來泛指穆斯林婦女的整體性穿著,穆斯林是指信仰伊斯蘭的人)為例,約略談到了服裝生成的一些有趣現象。

Hijab 的形式與起源

在伊斯蘭的文化意象中,hijab 被視為「識別穆斯林身份」的顯著符號,但從生態學角度來說,遊牧民族面對溫差極大的沙漠氣候,頭巾長袍可以遮陽、阻擋風沙外亦能避寒;寬鬆的衣物也較為通風;頭巾更兼具綑綁、包紮與充當禮拜毯等實際的作用,因此穿著hijab 時,多半會「強調長度與寬度」,但不含面紗,只要將頭髮、耳朵及頸子遮住,露出臉和手即可。

在伊斯蘭的文化意象中,hijab 被視為「識別穆斯林身份」的顯著符號。Photo by Mehdi Sepehri on Unsplash

然因為「不同國家地區對 hijab 的理解不盡相同」,使得這款裝束出現了很大的差異,其中較引人爭議的款式,像是頭巾外再加面罩、只能露出一雙眼睛的尼卡布(Niqab);或是被西方媒體形容「頂著帳篷走路」、最為嚴實的一款女性服裝布卡(Burk),至於台灣穆斯林婦女常以混搭的方式因應,也就是平日穿著寬鬆的褲裝或長裙等衣著,禮拜時再外加長袖上衣、頭巾。

若再探狹義的頭巾(面紗),便知此一裝扮並非始於伊斯蘭,而首見於古埃及期間(西元前 1186 至 1155 年),當時的婦女會在「公共場合使用頭巾」,至於最常被引用的資料,則為波斯帝國時期,婦女之所以戴上面紗,主要是用來區隔「貴族婦女與奴隸或不貞潔的婦女」;亞述帝國也會嚴懲偷戴面紗的女奴或性工作者。此外,天主教鼓勵女性教友,面見教宗時戴面紗以示尊重;聖母瑪利亞聖像亦穿戴著面紗;希臘時期的蒙面習俗則隱含著「性純潔」的想像,至於以保護為名、阻絕陌生男子邪念目光的說法,更被認為是女人「去性化」之後才得以顯示聖潔的一種傳統觀點。但以此對照《古蘭經》原文,hijab 最早只是以「帷幕」或「屏障」等字義出現,似乎與服裝沒有直接的關係。

COVID-19 病毒肆虐全球後,口罩成為個人服飾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Photo by Izzy Park on Unsplash

服裝承載的社會意義

hijab 何以成為「女性的伊斯蘭認同」,進而被視為伊斯蘭命定的服裝?簡單來說,由於穆斯林應具備「謙遜、虔誠的宗教美德」;期待「女性的美是以信仰為中心」,且伊斯蘭「將身體與情慾視為個人私密,不應受到公然觀看」的文化處境,除說明其衣著特色何以「遮掩為尚」,也呈現出有別於西方觀點的身體美學,更因為層層包覆的穿著有利於沙漠極端氣候;同時可改變婦女的地位,因而使得服裝和社會道德作了有效連結。

西方社會學者伊里亞斯(Norbert Elias)在談論「文明的身體」時就曾指出,文明演進過程中,由於「身體的功能越來越私密」,所以可將身體「區隔開來的禮貌、行為舉止」,會被視為「價值與身份的標誌」,如同中國古代貴婦為避免受人窺視,轎前需放下垂簾,其作用是一樣的,也就不難理解 hijab 不僅是一種裝扮,更於歷史長河中,承載了多重的意義。

然而,也有學者提醒:當 hijab 一旦成為文化或政治動員工具時,能否再保有彈性空間?值得進一步觀察,卻也暗自慶幸自己「好加在,生於台灣」。至於拙作從服裝演進,再探 hijab 於台灣脈絡下的不同美學觀和社會處境,似已越出了本文範疇,暫且不論,但走筆至此,想到口罩若成為日常服裝的一部分,或也具有某種論述與象徵意義吧!只是現階段,「口罩掀不掀」恐怕還不宜討論。

[1]新聞:阿富汗婦女喀布爾抗議 要求教育和工作權

(作者任職於廣播媒體多年,主跑藝文線。曾任性平專案主持人)

更多紅玉的驚豔經驗在這裡

觀看次數: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