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別教育上篇】貼近性侵受害者的心:避免性侵重複發生,性平教育很重要

by 柯樫蓁

台灣自2004年開始實施性別平等教育法,將性別教育課程納入國中小及高中,期待能提升學生們的性別敏感度,改善校園中層出不窮的霸凌事件,並促進性別地位的實質平等。然而近幾年性別教育的實施受到重挫,起因是部分家長反對同志教育進入校園,認為等於變相鼓勵學生嚐試同性戀行為;對於性教育的反彈亦不曾少過,也擔心讓學生提早探索性行為。然而,家長們對於性別平等教育(簡稱性平教育)的理解與教育現場的落差,造成校方不敢教的情況下,可能致使教育體系因此漏接某些學生。

多位童年遭受性侵的受訪者表明,若能在求學期間接受性平教育,即使不能阻止事件發生,但也許她/他會更早意識到自己正在受害,並即時求助。Photo by Caleb Woods on Unsplash

筆者服務於現代婦女基金會展心復原中心,服務對象為早年性侵受害者,來到展心復原中心求助的個案幾乎都在幼年時受害,但在當下卻未求助。為了解如何提高性侵受害者的求助意願,曾針對14位服務個案進行訪談,其中有3人受害時未滿7歲,6人於8至12歲時受害,其餘5人則在13至18歲時受害。筆者進一步了解這14位受訪者是否曾在就學期間接觸過性平教育,答案都是沒有。訪談過程中有多位受訪者表明,若能在求學期間接受性平教育,即使不能阻止事件發生,但也許她/他會更早意識到自己正在受害,並即時求助。

性平教育主要有六大核心內涵,「認識身體自主權與隱私權」、「情感關係與情慾自主權」、「健康的性知識、觀念和行為態度」、「情感的溝通與表達」、「辨識危險情境與危機處理方式」、「認識約會與分手的態度、觀念和行為」。筆者以性平教育六大核心內涵訪談14位受訪者,其中以「認識身體自主權與隱私權」和「健康的性知識、觀念和行為態度」最為受訪者推崇,各有12位受訪者表示非常重要;而「情感關係與情慾自主權」、「情感的溝通與表達」、「辨識危險情境與危機處理方式」也有10~11位受訪者認為非常需要。特別的是「認識約會與分手的態度、觀念和行為」雖然僅有5人認為需要,但這5人皆曾遭遇過約會強暴。

了解性平教育的六大核心內涵。Photo by Gaelle Marcel on Unsplash

從以上資料足以看見,學齡期間教授性平教育的重要性,畢竟性侵害加害者從不曾嫌受害者年紀小。性教育的存在與否無法阻止學生對於性的好奇,但卻能讓性侵受害者及早意識到自己受害而避免再度發生,也能讓學生們透過性教育理解每個人的身體自主權與性自主權,並獲得正確的性知識,而不是經由A片或以訛傳訛的方式學會一些錯誤的觀念,誤以為女性拒絕其實是欲拒還迎或是害羞的表現,造成性侵害案件一再發生。

展心復原中心服務的個案亦包含一些同志及其伴侶,她們不僅需要面對社會層出不窮地檢討性侵受害者的聲音,也常因其同志性傾向而遭受雙重壓迫。身為同志的受害者最常受到的質疑是:「你因為性侵害經驗而變成同志嗎?」展心復原中心服務過近70名個案,多數於受害後仍為異性戀,即使因性創傷而影響到對性的態度,但並未改變性傾向。因此這樣的質疑對同志受害者來說無疑是雙重打擊,她們不僅需要背負性侵受害的責難與污名,還要因為性傾向而被質疑與否定。對她們而言,終於找到了一個能夠理解、與之相伴的伴侶,可以在她痛苦的人生給予溫暖的陪伴,才是最重要的事。

性平教育的存在不只是為了受到性別迫害的人而存在,也為了讓每個人都學會如何尊重別人,尤其是和彼此不一樣的人。唯有將性平教育的種子植入每個孩子的心裡,才能阻止性別迫害的事件一再重演。

(作者為現代婦女基金會展心復原中心專案講師)

相關新聞

👉更多2018年度性/別新聞整理與回顧

@性別暴力篇

@家庭暴力篇

@性平教育篇

@司法改革篇

@婚姻平權篇

@男性關懷篇

@單親家庭篇

@新移民篇

@托育政策篇

@長期照顧篇

推薦閱讀

觀看次數: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