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性關懷篇】男人可以溫柔且勇敢 男性協會成性平運動的生力軍

by 林佳緣

在宣導防治家庭暴力時,時常有男性朋友對我訴說他的生命故事。他身在一個傳統家庭,從小看著爸爸、媽媽為了金錢、工作或家庭鎖事而爭吵,嚴重時,甚至看到爸爸直接用他曾經對媽媽承諾要用愛牽一輩子的手,變成拳頭,動手打了媽媽。看著媽媽留下傷心、難過的眼淚,他暗暗下定決心,長大以後,若結婚有小孩,他絕對不會做一位動手打小孩或打老婆的男人。

男性從小被期許要勇敢剛強,往往形塑壓抑性格,養成以暴力解決問題的模式。Photo by Aziz Acharki on Unsplash

勵馨基金會自早期救援雛妓,到後來協助受到性/別暴力的婦女和少女,30年的服務經驗不但看見女性的弱勢處境,同時覺察到社會大眾常常把性別不平等簡化為男人壓迫女人,卻忽視性別對立框架也困住男性。社會既存的性別刻板印象要求男性有淚不輕彈,男生要活得像「鋼鐵人」般陽剛。

根據衛生福利部統計,2017年家庭暴力案件通報約9萬5,402件,雖然家庭暴力受害者以女性居多,男性家暴受害人卻已超過四分之一,甚至逼近三成,代表著愈來愈多男性也受暴,其中部分男性礙於自尊而難以啟齒。

勵馨相信男性在暴力防治上的角色是重要的,因為男性能帶來正面的改變;在打造人人安全、平等的無暴力社會的過程中,男性是不可或缺的重要成員,男人的意見對其他男人的行動有著更大的影響力。

男性的脆弱處境需要被看見,勵馨基金會從2005年開始推動溫柔革命,與社會對話,點出男性的困境。過程中,勵馨意識到相關資源與支持的缺乏,故,2009年勵馨開始開辦男大生情感團體及累積更多的經驗,鼓勵男性訴說自己的生命故事。2012年,勵馨倡導男性和社會大眾設身處地理解女性困境「In Her shoes」,開始推動V-men行動,透過男性穿高跟鞋、抱小孩、穿孕婦體驗裝、路跑等形式,讓男性直接理解女性的受歧視與壓迫經驗,並訴求只有性別平等且互相尊重的社會,才能夠讓自己的親友一同擁有平等價值的成長經驗。

溫柔也勇敢:讓男人說自己。臺灣男性協會成立記者會。勵馨基金會提供

可是,當男性有困難時卻沒有資源可以協助,再加上從婦女團體的立場談男性苦境卻無法令人信服,勵馨基金會2016年籌劃、決定在2018年協助成立台灣第一個具有性別平等意識、認同性別平等目標、並以男性為主體的倡議組織「臺灣男性協會」。這也是勵馨成立30年送給台灣的禮物。

2018年,不論是婚姻平權及性平教育公投前後幾個月,聽到許多陰柔特質的男孩子備感壓力,在家族中被罵、被打,有的人還面臨被迫出櫃的情況。我們以為,已經實施14年的性別平等教育法,會促使校園變得更加性別平等或性別友善;現實狀況是,同志仍要為公投結果忍受同學謾罵。已有同志無法接受種種結果、看不到性平的未來而選擇自殺。許多支持性別平權的異性戀男性也無一倖免,帶一個彩虹小物、或在社群媒體放上一個帶有彩虹圖樣的大頭貼照,就被投以異樣眼光、遭同儕或家人排擠與斥責。

男性協會在2018這樣時空脈絡下成立,不僅是性別平等運動新的里程碑,特別在婚姻平權公投及性平教育大反挫之後,更具意義。勵馨深信,未來男性協會在性別平等路上扮演著重要的推手,亦即:鬆動僵化的男性角色,協助男性拆解性別枷鎖,參與平權運動,達到真正的男性解放。

(作者為勵馨基金會公民對話部媒體組總督導)

相關新聞

👉更多2018年度性/別新聞整理與回顧

@性別暴力篇

@家庭暴力篇

@性平教育篇

@司法改革篇

@婚姻平權篇

@單親家庭篇

@新移民篇

@托育政策篇

@長期照顧篇

推薦閱讀

觀看次數: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