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照顧篇】疫情下的衝擊與機會 談健保納入全責照護
by 張筱嬋
43歲的瑪姐(化名)在私人公司任職,今年初媽媽中風倒下,病況嚴重,想申請外籍看護工協助照顧,但人力卻遲遲不能到位……
今年(2020)初因COVID-19疫情爆發,疫情指揮中心祭出多項「新規定」,包括進入公共場所必須配戴口罩、量體溫、酒精消毒、實名登記,保持安全社交距離,限制醫院陪病人數,甚至印尼籍移工二周暫停入境令等,衝擊國人生活,尤其是最新的印尼看護禁令,更爆發請假退休潮。
而從醫院陪病人數限制來談,我相信家家戶戶都會遇到家人住院陪病照顧這個大難題!不是家人要請假照顧,就是得每天花兩千多元聘僱看護在院內協助照顧家人,而今年初因新冠疫情爆發,導致醫院限制陪病人數、入院看護人數減少,甚至出現聘僱到失聯移工等問題,加上看護照護品質不一,民眾自聘看護有如「擲杯」,找到品質好的看護是「有拜有保佑」,凸顯國人陪病照顧的窘境。
為此,中華民國家庭照顧者關懷總會(家總)與婦女新知基金會、台北市產業總工會、老人福利推動聯盟、台灣失智症協會等民團聯合發起「爭取健保納入醫院看護」行動,呼籲合理調整健保費,共擔風險,將醫院看護納入正軌招募、培訓及管理,盼政府推動健保改革的同時,也能因應高齡社會趨勢,保障國人的醫療照護問題。
何謂「全責照護」?為何要推倡?
「全責照護」係指國人住院期間不必自聘看護,由醫院招募、培訓及管理「照顧服務員」,包辦病患在醫療以外的清潔、進食、如廁等基本生活照顧工作。
目前國人住院自聘看護充斥著多重危機:從病患與家屬角度來看,「看護知能參差不齊,病患照顧品質堪虞」、「聘僱看護費用高,家屬負擔沉重」、「遇到照護糾紛時,病患/家屬只能自打保衛戰」。從醫院端來看,「看護家屬頻繁進出,增加醫院內感染管控風險」。從國家發展來看,「我國專業照顧人力已不足,醫院一對一看護,凸顯照服員人力運用效能不彰」、「龐大的地下經濟,更不利國家發展」。因此,保障國人住院照護的權益,應健全制度。
根據《報導者》報導:依衛福部自己的估算,以全台急性病床約8萬床估算,約8成佔床率、即約6萬張床有照顧需求,每天需要3萬個照顧人力,乘以休假係數1.45,得出一年住院期間的照顧人力大約4萬人;以每床成本2千元計算,一年費用總規模約達280億元。
而家總推估,目前全國約有7萬多張急性病床,以平均滿床率7成計算,約為5萬張病床。若以一位照顧服務員負責4位病患、採三班制、每位照服員年薪50萬元推估,約每年全民健保保費調高188億元可支應,占全度7,500億元的全民健保年度經費不到3%,換言之,民眾每天約增加2至3元健保費,未來就可不用煩惱看護問題。
智慧共聘是新局?
其實全責照護並非新制度,早在17年前SARS疫情後,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即運用公務預算,於全院六院區施行「全責照顧服務計畫」至今。而過去衛生署時代也在後SARS時期,以補助型計畫鼓勵署立醫院體系推此計畫,然隨著補助的減少或停止,讓這項政策美意無疾而終。
衛福部雖推「住院友善共聘制度」,但由於「個別病患住院時間點不同,集資共聘難度高」,「照顧員需穿梭在不同病室、病床間耗費人力」等因素而不利長久推行。
衛福部今年下旬與線上平台合作推出「點餐式」智慧共聘方案,透過APP,讓照顧服務員和家屬/病患分別上網去登錄媒合,然此措施是否真的能夠解決家屬的陪病難題,以及照顧服務員的訓練和品質管理?遇到照護糾紛是否有可協助處理的中介角色?這些都有待整體制度的效益評估。
邁向超高齡社會,老年人口比率大幅增加,老人進出醫院頻率增加,加上家庭結構變化,單身、老人獨居比例提高,種種社會變遷因素,迫使我們必須更積極思考國人在住院期間的友善照護制度,所以我們強烈呼籲,「照護費用納入健保給付」刻不容緩!衛福部推調漲保費與健保改革配套,但最後會端出什麼牛肉政策?在給付面能給國人真正義的住院保障?值得關注。
(作者為中華民國家庭照顧者關懷總會副主任)
相關新聞
- 掃蕩非法移工看護?陳時中反對:只會增加護理人力負擔
- 1週確診近6千例!印尼移工「禁令持續」 陳時中提4建議
- 《報導者》青貧族繳保費、銀髮族去看病-青年可能扛不起的健保未來,如何解?
- 【疫情下的陪病風暴】1天2千6仍找嘸看護,陳時中鬆口:全責照護擬納健保
- 「全責照護」納保爭議:會花多少錢?能減輕家屬和護理人員的負擔嗎?
參考資料
延伸閱讀
2020年度性/別新聞回顧與整理
@職場勞動篇
@新移民篇
@司法改革篇
@通姦除罪篇
@同婚週年篇
@托育政策篇
@媒體識讀篇
1999~2019年度性/別新聞回顧與整理
- 台版金智英何去何從~2019年度性/別新聞回顧與整理
- 「假」新聞無所不在~2018年度性/別新聞回顧與整理
- 女權走二步退三步,小英政府莫再說空話~2017年度性/別新聞回顧與整理
- 2018全球性別影響力大獎年度性別報告
- 2017台灣同志(LGBTI)人權政策檢視報告
- 2017人權金龜獎
- 女人迷年度百大性別事件
- 性別開倒車的一年──2016年度性/別新聞回顧與整理
- 與三黨總統候選人性別政見對話──2015年度性/別新聞回顧與整理
- 別讓查某人不開心–2014年性/別新聞回顧與整理
- 「馬」的事件簿–2013年度性/別新聞回顧與整理
- 為馬政府上12堂性別教育課──2012年度性/別新聞回顧與整理
- 作伙體檢馬政府的2012性/別政策
- 2011台灣女性處境,老娘說了算–2011年度性別新聞回顧與整理
- 拼出台灣女人的生命地圖──2010年度性別新聞整理
- 2009年被忽略的性別新聞
- 給青春期兒子10封信─與e世代談2007台灣性別新聞
- 給青春期女兒11封信─與年輕世代談2006台灣女性新聞
- 2005年度婦女漏網新聞
- 開啟2004潘朵拉寶盒
- 前瞻2004,查某人嘸免驚
- 2002台灣查某照相本子
- 女人的10個大夢
- 千禧年女人故事狂想曲
- 向2000年女權說聲:Happy New Ye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