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紅玉/讓我們再聊聊《女性日常》

by 梁紅玉

如果沒有記錯,台灣目前持續發酵中的 #MeToo 浪潮,起自於某政黨黨工的性騷擾事件,之後,開始一路延燒到媒體圈、演藝圈以及文化圈……除讓人不覺意外、會有更多的「隱忍未發」有待浮現外;也聯想起 2021 年在台灣上映的北歐電影《女性日常》(Force of Habit)。

《女性日常》(Force of Habit)劇照。網路截圖

正如字面所見,這些層出不窮、卻被解讀成「輕佻玩笑」的騷擾行為並非個案,所以會被視為「常態」;也由於社會學慣於挑戰「習以為常中的不必然之處」,英文劇名當中的 habit(多翻譯為習慣),應指日常生活裡普遍存有影響女性的「社會慣性」,這部影片就企圖讓我們看見性別關係裡、那些「被視為當然的不當積習」。

只是習慣(habit),何懼之有?法國社會學者布赫迪厄(Pierre Bourdieu)曾對習慣的形成,提出過一種「慣習、習性」(habitus)理論,目的在說明個人的習慣如何在「社會化過程」逐一被養成,且不自覺地「內化」為自己「認知、感覺、做事及思考的偏向態度」,換句話說,我們的行為深受「個體所處環境的觀念影響」,並經常藉「習慣皆如此」去忽略、淡化自身的不當作為,一如《女性日常》裡描述的情節。

《女性日常》裡的看見

由 7 位來自芬蘭、瑞典女性導演聯手合作的《女性日常》,以 6 段故事呈現女人的現實處境。電影開始,年輕女孩米拉搭乘公車上學途中,遇到兩名男生搭訕邀約,起初,米拉只是禮貌性地拒絕,但對方變本加厲、大開黃腔,甚至欠身去聞她的下體、且以極度不雅的言詞說:「你的絲襪『好緊』喔!我都聞到你衛生棉條的味道了,它好臭!」此時的米拉忍無可忍,摘下耳機大聲喊:「你們走開!」但,環顧四周漠然、全車乘客皆置身事外,孤立無援的女孩,最終是帶著難堪、恐懼逃離下車。

至於再一段,排練現場,女演員對強暴戲的安排有所疑慮,然而「為自己發聲」的微弱音量,不敵在場男性的強勢以及所謂「專業」考量,以至於「噤聲」演了一齣讓自己無法釋懷的戲。

又一幕,希拉原本和丈夫共享浪漫晚餐,然而就在入座前,冷不防被一個陌生男子摸臀,氣憤難平的希拉想跟對方理論,但,最大最深的沮喪卻是來自於丈夫,丈夫勸她「息事寧人、不要小題大作」,不正是一般人面對「性騷擾」所持的慣常態度?


《女性日常》中文版預告片

影片第四段,狂歡派對過後的艾美,婉拒男伴進一步親密的要求、選擇回家補眠,卻沒有料到,求歡不成的男子半夜潛入,不但無視於艾美的感受、還當面自慰起來。

再看另一個集體霸凌的片段,話說酒酣耳熱的公司晚宴上,凱特提起了自己曾被男同事霸王硬上弓,頓時,大家面面相覷、場面有些尷尬,但接下來的轉折卻讓凱特成為眾矢之的,不但被指責「破壞了氣氛」,甚至認為她「平日舉止輕挑、動機不單純」。

至於最後一場戲,飽受煎熬的性侵受害者,苦等司法正義多年,卻換來施暴者被輕判,最終在法庭外崩潰,似乎也是劇中所有女性的吶喊,而年輕檢察官縱使想為受害者抱不平,但資深前輩提醒他「你會習慣的」。

為自己發聲

習慣,果真是不作為的一種藉口?許多帶有偏見的社會慣性,會讓人囿於既定框架,比方女性常被期待要「舉止合宜」,遇事應該「息事寧人、不要小題大作」,而所謂「淑女」教養裡的矜持得體,往往使得女人吝於發聲,直至自己的身體被侵犯了。

高中時,曾在擁擠的公車上被人襲胸,當下的反應是大叫:「你想幹甚麼?」同學見狀直呼「你好勇敢」。小時候,住在婆婆媽媽眾多的大雜院裡,曾有一回,鄰居媽媽買菜途中折返,只記得她當時滿臉通紅、上氣不接下氣地說:「市場拐角……拐角有個男人、脫了褲子露鳥……」露鳥?正處於似懂非懂、一群婆媽的七嘴八舌裡,卻見房東太太拎起了掃把、對著院子裡的婦女說:「有甚麼好怕的?走,跟我走。」事後回想,勇敢嗎?還是一種自我保護的理直氣壯?

也就在那個尚未被女性主義「培力、賦能」的清晨,房東太太手持掃把的無畏行徑,給了我某種看見。嘗試為自己發聲,姊妹們!別怕。

(作者任職於廣播媒體多年,主跑藝文線。曾任性平專案主持人)

更多紅玉的驚豔經驗在這裡

觀看次數: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